[发明专利]龙头及净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5706.4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舒毅;李童鸽;吉艳飞;陈子斌;付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16K31/06;F16K31/40;F16K1/00;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晓梅 |
地址: | 51903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头 净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头及净水机,涉及厨卫产品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水龙头出水关停后仍然会有水滴落的问题。本发明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包括出水口以及出水水路,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水路的最高点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变龙头出水口的俯仰形态,将出水口设置在水路最高处,解决了大直径出水管路在出水关停后,管内水流受重力滴落的问题;通过使龙头本体在安装柱上的高度可调节,满足不同使用需求;通过采用先导式电控阀体控制水路,解决了原有龙头只能通过手动转动手柄控制开关的局限性和原件老化后封水失效的问题;通过流量计的计量控制机制,实现通过程序控制出水量,有效解决了用户遗忘关水而造成的水壶满溢流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卫产品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龙头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净水机出水端一般会配置出水龙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净水机,通常会配备鹅颈机械龙头,在过去的十年间鹅颈龙头以其低廉的售价,可靠的封水性而广受喜爱。但鹅颈式龙头末端通常会有一段弯折向下的管路,当管路直径较大时,龙头关闭后任会有部分水体在重力作用下滴落,造成关停后仍有水继续滴落的现象。
另外,现有净水机主流量还无法赶上市政水流,用户接水时通常需要等待1~2分钟。用户在接水中途走开后,极易忘记,导致水流溢满。
家庭中常用的机械龙头,通过手动转动手柄带动机械阀芯旋转,进而通过陶瓷封片进行封水,陶瓷阀片在使用中会逐渐磨损,进而造成封水失效而漏水。
厨房龙头通常安装在橱柜水池边用于控制水流通断,市场上沉台式洗菜池尺寸及下层深度不一,且用户家用水壶尺寸不一,导致部分用户接水时只能将水壶放于充满水渍的菜盆中,水壶底部的导电同心圆环存在触水风险,使用时还需要用户擦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龙头,用于解决现有水龙头出水关停后仍然会有水滴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龙头本体包括出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出水水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水路的最高点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第一阀,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阀开闭从而控制所述出水水路水流的通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为电子阀、电动球阀或多档流量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为先导式电磁阀,所述先导式电磁阀包括衔铁模块、阀体主体和封水模块;所述封水模块将所述阀体主体分隔成三个腔体,所述封水模块在第一腔体内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在第二腔体内的截面面积,第一腔体分别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衔铁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孔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所述先导式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出水水路的水的流量值,并将所述流量值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为可根据所述流量值计算出水量,并且当所述出水量达到设定水量时控制所述第一阀关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量计包括转子和计数器,所述转子安装在与所述出水水路相连的管路内部,所述计数器安装在所述管路外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水位检测装置用于从龙头出水开始持续检测接水容器内的水位特征并将所述水位特征持续反馈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为可根据水位特征计算水位高度差,并根据所述水位高度差和出水量计算接水容器内的底面积,再根据所述底面积和接水前后的水位高度差计算接水量,当所述接水量大于所述设定水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阀关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红外接近传感器、视觉分析装置或超声测距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水路为设置在所述龙头本体内的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一端形成阶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5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