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6091.7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6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吴海宝;徐云生;胡宏志;郑嘉和;王成云;李生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G01J5/48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地址: | 7371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故障 极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利用热像仪采集电解槽的红外热图像,通过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电解槽各极板像素点,然后通过定位方法,得到极板的具体位置,再将坐标位置对应提取画面对应位置温度从而实现检测区域极板位置的定位与温度监测;开发界面展示所有极板位置并对应极板,根据温度状态实时切换状态颜色以实现可视化展示;同时故障极板集中显示在报警栏中,记录故障时间与对应位置信息,并将以上报警信息自动导出excel文件记录;能够查看记录所有电解槽极板历史温度趋势图。本发明能够定位追踪电解槽中的故障极板,并实现显示电解槽极板温度变化及极板温度趋势、判断极板故障报警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成像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湿法冶炼电解工艺目前主要使用各类国内电解工艺,采用硫化镍可溶阳极隔膜电解工艺生产电解镍的方式,在镍电解生产过程中对阴、阳极之间导电性和槽电压的监测对电镍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检查电解槽的仪器目前普遍采用铁棒短路方式的查槽器,此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其缺点是精度不高,经常出现漏查和错查现象。与查槽器相比,霍尔传感器使用效果更好一些。其它查槽方式有高斯计、红外扫描仪、热跟踪枪和手提式电极探测器等,这些仪器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检测电解槽的磁场和温度参数的变化,来达到发现烧板/冷板的目的。
红外热像仪的电解槽极板故障在线监测通过检测极板温度来判断极板间的短路位置,利用热像仪采集电解槽的红外热图像精准定位追踪故障极板的监测是解决极板烧板故障等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电解槽的极板若发生异常接触的,会导致极板产生异常高温(通常大于80℃),造成电解槽母线温度升高,电阻随之增大,如未及时处理将会增加系统功耗、缩短设备寿命,使生产运行成本增加,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传统测温仪通过单点的测温方式,无法准确得到最高温度及位置。电解槽—旦发生故障,将会极大的影响电解槽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品级率,加之传统的电解槽故有检测方式己经难以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电解槽生产现场,对于故障的检测准确率和效率低下,无法给企业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和设备的最佳检修时机,极易造成生产企业的大规模故障从而导致停产事故,并且定位故障位置的效果较差。电解槽发生故障时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变化,温度急剧变化的位置就是故障位量,而通过肉眼等可见光的方式是无法敏感的捕捉温度变化的区域,如何清晰的显示电解槽温度的变化是电解槽监控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定位追踪电解槽中的故障极板,并实现显示电解槽极板温度变化及极板温度趋势、判断极板故障报警分析。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槽故障极板的监测系统,包括实时电解槽极板画面展示、极板温度变化状态监测跟踪记录、极板定位功能、极板温度报警监测,根据来自电解槽极板区域采集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获取热成像数据,在此基础上实时反映极板温度变化情况,实时反映极板报警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极板温度采集分析处理极板工作状态,具体的,所述监测系统包括电解槽组(1)、双目摄像头(2)、控制系统,双目摄像头(2)安装于电解槽组(1)的上方,控制系统包括极板温度状态显示模块(3)、显示可见光实时画面模块(4)、显示热成像实时画面模块(5)、报警模块(6)、极板定位模块(7)、导出报警记录模块(8)、极板历史温度趋势模块(9)、极板温度数值显示模块(10),极板温度状态显示模块(3)、显示可见光实时画面模块(4)、显示热成像实时画面模块(5)、报警模块(6)、极板定位模块(7)、导出报警记录模块(8)、极板历史温度趋势模块(9)、极板温度数值显示模块(10)均与双目摄像头(2)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组(1)包括多个电解槽;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语音报警模块(19)。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报警模块(19)为pyttsx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6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