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自复位钢框架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6121.4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陈雪琴;袁星;胡伟山;刘昌文;肖立鲜;陈敏;褚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24 | 分类号: | E04B1/24;E04B1/58;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扬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复位 框架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便利、抗震效果显著且易于后期修复的模块化自复位钢框架连接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上部模块柱和下部模块柱,下部模块柱的顶端与上部模块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模块柱底部横向设置有底板梁,下部模块柱顶部横向设置有天花板梁,包括自复位装置和软钢阻尼装置,所述上部模块柱与下部模块柱之间通过自复位装置固定连接,软钢阻尼装置设置于底板梁和顶板梁之间,软钢阻尼装置顶面与底板梁可拆卸连接,软钢阻尼装置的底面与天花板梁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对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建筑结构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块化自复位钢框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装配式结构的应用持续升温。模块化钢结构由于其施工效率高、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保证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传统的模块化钢结构主要依靠构件本身产生塑性变形耗能,自复位能力差,且震后难以修复。模块单元间梁柱节点力学性能会极大地影响到其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整体性,故在进行模块化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时,除了要充分考虑节点装配的便利性之外,还要保证其在循环荷载下的强度、刚度、延性以及震后的力学性能等。
自复位节点是一种能在地震作用后使结构变形恢复的节点,其设计采用延性连接的理念,在地震力作用下,放松节点的连接约束,结构能产生较大变形,释放地震产生的能量,避免构件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在减震技术当中,被动耗能装置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及易于维护等优点,成为目前发展成熟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减震控制技术。软钢阻尼器是依靠软钢的屈服来耗能,软钢的屈服荷载较低,低屈服点的软钢在地震作用下先于主体结构进入屈服阶段,凭借其在塑性阶段良好的滞回特性来耗散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在大震作用后,如果软钢阻尼器受损严重,可进行更换,且成本低廉。自复位装置与金属阻尼器二者相结合,能够更为有效的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1381161.9公开了“一种耗能自复位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装置包括钢框架柱和刚接在钢框架柱一侧形成的悬臂短梁,以及拼接在悬臂短梁另一端的连接梁,连接梁和悬臂短梁的翼缘及腹板拼接处均通过耗能连接组件连接,连接梁和悬臂短梁翼缘拼接处内侧还设置有U型钢阻尼器;连接梁腹板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一组锚固板,钢框架柱和锚固板的上下两侧之间均通过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预应力钢筋连接。U型钢阻尼器在悬臂短梁和连接梁拼接处耗能,确保梁柱主体保持弹性不被破坏;且构造简单,大部分采用螺栓连接,模块化程度高,易于拆卸替换修复,施工便捷,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预应力钢筋可提供自恢复力,具有理想的自复位效果。但其耗能能力有限,且自复位能力相对较弱。
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341754.9公开了“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插入式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与自复位腋撑;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两个上部模块单元、两个下部模块单元、十字型插销连接件、竖向盖板、水平盖板和高强螺栓;四个内设碟簧的自复位腋撑对称布置在节点角部,并与模块梁柱铰接。通过十字型插销连接件、盖板和高强螺栓连接模块单元,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抗拉、抗剪、抗弯刚度,且连接装置无需占用建筑使用空间,适用范围广同时确保美观。自复位腋撑的设置可提高节点承载能力,延缓节点刚度与强度的退化,减轻节点梁柱相交处的损伤,避免构件过早发生破坏,且震后残余变形小,可实现快速修复并保证节点性能的稳定可靠。但该节点装配较为复杂,自复位腋撑也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空间布置灵活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便利、抗震性能好且易于后期修复的模块化自复位钢框架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6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