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房屋墙体防水密封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7959.5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6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庄;宋瑛瑛;涂敏祥;陶雄;罗利平;黄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8 | 分类号: | B24B7/18;E04F21/08;E04F21/16;E04B1/66;B24B55/06;B24B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王建伟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房屋 墙体 防水 密封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建筑房屋墙体防水密封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平台(1)、放置板(2)、打磨机构(3)、清理机构(4)和涂胶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1)为L形的移动设备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移动平台(1)的前端面两个左右对称且从上至下的下移槽(10),下移槽(10)内滑动设置有电动滑块,两个电动滑块的前端面共同固定设置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前端面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打磨机构(3)、清理机构(4)和涂胶机构(5);
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转动齿轮(30),所述放置板(2)的前端面通过齿轮轴转动设置有转动齿轮(30),放置板(2)的前端面开设有两个关于齿轮轴中心对称的移动槽(300),移动槽(300)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与转动齿轮(30)相互啮合的齿条板(301),齿条板(301)的前端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02),两个安装板(302)的前端面均通过U形条固定设置有弧形板(303),且两个弧形板(303)的内弧形面相对,弧形板(303)与对应的安装板(302)之间共同转动设置有打磨轴,打磨轴上固定套设有打磨辊(304),打磨辊(304)的周向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硬质打磨板(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房屋墙体防水密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打磨辊(304)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多组沿打磨轴轴线均匀分布的辅助组,辅助组内包括两个横向放置的打磨条(31),两个弧形板(303)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放置槽(310),放置槽(310)内壁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杆(312),两个伸缩杆(312)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设置有弧形的保护板(313),放置槽(310)内壁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共同固定设置有贴合弹簧(3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房屋墙体防水密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吸尘盒(40),两个所述安装板(302)的相对面均固定设置有吸尘盒(40),吸尘盒(40)为内部空腔且前端开设有与打磨辊(304)相互配合的吸尘口,且吸尘盒(40)位于打磨辊(304)的后方,吸尘盒(40)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吸尘设备(400),左侧的吸尘盒(40)的右端面开设有连接槽,右侧的吸尘盒(40)的左端面固定设置有在连接槽内滑动的连接柱(401),连接柱(401)的左侧部分固定设置有圆形的挡板(402),挡板(402)与右侧的吸尘盒(40)之间共同固定设置有适应弹簧(403),挡板(402)以及连接柱(401)的右侧部分均通过L形的连接件固定设有引导板(404),两个引导板(404)之间相互铰接,左侧引导板(404)后端面的左侧部分以及右侧引导板(404)后端面的右侧部分均固定设置有辅助板(4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房屋墙体防水密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5)包括L形板(50),所述右侧安装板(302)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L形板(50),L形板(50)的水平部分转动设置有转动轴(500),转动轴(500)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转动圆盘(501),转动圆盘(50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且贯穿转动圆盘(501)的对移槽,对移槽内滑动设置有对移柱(502),对移柱(502)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稳固板(503),稳固板(503)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弹簧板,转动圆盘(50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与弹簧板一一对应的配合板(504),配合板(504)与对应的弹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顶簧(505),对移柱(502)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延长板(506),延长板(506)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L形的且内部为空腔的涂胶件(507),两个涂胶件(507)的下端面以及两个涂胶件(507)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布的漏胶孔,涂胶件(507)的水平部分以及竖直部分共同通过多个连接块固定设置有出胶设备(508),出胶设备(508)通过出胶管与对应涂胶件(507)的竖直部分以及水平部分的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79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