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0565.5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庄恒冬;王建斌;陈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42;C08G18/62;C08G18/69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邓绮霞 |
地址: | 2656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聚氨酯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结晶型聚酯多元醇25‑30份、羟基聚烯烃聚合物15‑20份、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15‑20份、热塑性树脂15‑20份、异氰酸酯20‑30份、偶联剂0.5‑1.0份、催化剂0.1‑0.5份。本发明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分子结构中引入聚烯烃结构,提高了体系对弱极性基材的粘接性,其耐水解性能和电性能优势尤其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熔胶粘剂通常指在室温下呈固态,加热熔融成液态,涂布、润湿被粘物后,经压合、冷却后,在几秒钟内完成胶接的胶粘剂。
普通聚氨酯热熔胶,加热后可流动,很容易被涂敷于被粘体上,一旦冷却,立即固化产生凝聚力,使两个被粘体胶接,以其低污染性、高初粘性和速粘性倍受现代自动化装配工业的欢迎,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其主体树脂自身的热塑性、受热易蠕变、受冷易发脆,从而影响机械强度和性能;且其熔融温度高,不适用于热敏性被粘体,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是在聚氨酯体系中引入可反应的活性基团,加热涂覆后,经过冷却、固化产生凝聚力,使两个被粘体胶接产生粘接力,然后通过活性基团的反应使之进一步交联固化,形成热固性树脂;从而提高了粘接强度,具有耐热、耐溶剂和药品以及耐蠕变等性能。因此,反应型聚氨脂热熔胶粘剂除具有普通热熔胶的特性外,兼具反应性。
大部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因为其原材料,尤其是异氰酸酯基的强极性,对大部分金属、极性强的塑料基材粘接强度高,并且优势明显。但是同时体现的就是对弱极性材料粘接差,例如PS、ABS等材料。在使用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之前,先要对这类基材进行底涂、等离子处理等预处理,增加了额外的工序和成本。但是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一些元器件为了轻量化及电性能要求,尤其是5G通讯领域,大量应用改性塑料,高介电常数强度改性塑料蓄势待发,为了满足高介电强度的要求,采用弱极性的高介电强度塑料元器件,VR、AR等可穿戴设备也有如此要求。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除了要求对各种基材,包括弱极性塑料的粘接强度等性能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其介电强度也需要求提高。另外,对各种元器件的可靠性能也需要提升,尤其是耐水解性能。而目前的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对基材的粘接性选择性比较强,尤其对弱极性塑料基材的粘接强度达不到客户的需求,介电强度低,由于酯键等强极性官能团的的大量存在,长期湿气下会产生水解,导致粘接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各种基材粘接,特别是对弱极性基材粘接性能优异,并且耐水解性能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结晶型聚酯多元醇25-30份、羟基聚烯烃聚合物15-20份、端羟基液体丁腈橡胶15-20份、热塑性树脂15-20份、异氰酸酯20-30份、偶联剂0.5-1.0份、催化剂0.1-0.5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结晶型聚酯多元醇为1,6-己二醇己二酸二醇酯(HDO/AA)。
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晶型聚酯的存在提高了体系的初始粘接强度与最终强度,缩短了产品使用的开放时间。
进一步,所述羟基聚烯烃聚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10-22,Y的取值范围是2-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0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