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VOCs浓度预测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0651.6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兵;康宇;刘增林;曹洋;夏秀山;许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性插值 vocs 浓度 预测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VOCs浓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搭载气体分析仪的无人机采集待测空间的VOCs浓度;
S2、根据采集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使用二维线性插值完成待测空间外框面的VOCs浓度数据填充;
S3、根据采集数据和上步骤中得到的外框面数据,使用三维空间线性插值对待测矩形体内部点进行插值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性插值的VOCs浓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将灵嗅气体分析仪安装到无人机上;
S12:控制无人机采集待测矩形体空间六个面的VOCs浓度数据;
S13:控制无人机采集待测空间矩形体内部VOCs浓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线性插值的VOCs浓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细分步骤S21至S22:
S21: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使用最邻近插值法进行插值,填充待测空间矩形体十二条棱上的数据;
创建一个大小为L*W*H的三维数组,其中L为待测空间在长度上采集数据点和待插值数据点的个数之和、W为待测空间在宽度上采集数据点和待插值数据点的个数之和、H为待测空间在高度上采集数据点和待插值数据点的个数之和;
对于待插值点P,遍历数组,找出距离P点最近的点,以该点的空度污染浓度作为P点的VOCs浓度,并将P点空气污染数据存入数组的对应位置;
S22:根据S21得到的棱上数据和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在外框面建立xOy坐标系,Q11,Q12,Q21,Q22应为在x轴方向、y轴方向上距离待插值点最近的点;使用二维线性插值法得到待测空间矩形体外框面的数据,具体公式如下:
x,y是待插值点P的x轴向坐标和y轴向坐标;
(x1,y1)和(x2,y2)是待二维插值点P最临近两点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线性插值的VOCs浓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细分步骤S31至S33:
S31:对于待插值点P(x,y,z),使用最邻近插值法得到点c000(x+1,y+1,z+1)、c001(x+1,y+1,z-1)、c010(x+1,y-1,z+1)、c011(x+1,y-1,z-1)、c100(x-1,y+1,z+1)、c101(x-1,y+1,z-1)、c110(x-1,y-1,z+1)、c111(x-1,y-1,z-1)的VOCs浓度;
S32:根据S31得到的数据,使用三维空间插值法得到待测空间所有点的VOCs浓度数据;具体公式如下:
c=c000(1-xd)(1-yd)(1-zd)+c100xd(1-yd)(1-zd)+c010(1-xd)yd(1-zd)+c001(1-xd)(1-yd)zd+c101xd(1-yd)zd+c011(1-xd)ydzd+c110xdyd(1-zd)+c111xdydzd
(xd,yd,zd)是空间中任意待估计污染插值点的空间坐标,(x0,y0,z0)和(x1,y1,z1)是待插值点P最临近空间中两点坐标;
C000、C100、C010、C001、C101、C011、C110、C111是包含待插值点的P的立方体八个最邻近顶点的污染浓度值;
将该公式得到的VOCs浓度数据更新到数组中;
S33:针对空间中每一个待插值点,重复S31、S32,从而得到待测空间中所有点的VOCs浓度。
5.一种计算机可读设备,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省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06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