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型件变薄拉深成形模具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4073.3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申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薄 成形 模具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U型件变薄拉深成形模具及其应用,模具包括用于将条料变薄拉深成U型件的凸模组件(1)和凹模组件(2),凸模组件(1)包括凸模(11),凹模组件(2)包括凹模(21),凸模(11)外缘设有多个凸模工作带(111),凹模(21)内缘设有多个与凸模工作带(111)对应的凹模工作带(211);凸模工作带(111)为平面,且沿凸模(11)外缘呈周向均匀分布,凹模工作带(211)为平面,且沿凹模(21)内缘呈周向均匀分布;拉深时,U型件同时与凸模工作带(111)和凹模工作带(211)抵接,U型件的侧壁内侧与凸模工作带(111)抵接,侧壁外侧与凹模工作带(211)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进行不同规格、不同减薄率的高精度U型件的变薄拉深成形,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及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料冲压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件变薄拉深成形模具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U型件属于常用零部件,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且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条料在折弯机上成形。当需要规模化生产时,一般需要通过具有凸模和凹模的弯曲模具对U型件进行弯曲成形。弯曲成形的U型件精度有限,且成形模具多只能适应一种规格的产品,通用性较差,无法满足多规格、高精度、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件的变薄拉深成形模具及其应用,提高通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U型件变薄拉深成形模具,包括用于将条料变薄拉深成U型件的凸模组件和凹模组件,所述的凸模组件包括凸模,凹模组件包括凹模,凸模外缘设有多个凸模工作带,凹模内缘设有多个与凸模工作带对应的凹模工作带;
所述的凸模工作带为平面,且沿凸模外缘呈周向均匀分布,凹模工作带为平面,且沿凹模内缘呈周向均匀分布;
拉深时,U型件同时与凸模工作带和凹模工作带抵接,U型件的侧壁内侧与凸模工作带抵接,侧壁外侧与凹模工作带抵接。
优选地,所述的凸模工作带从凸模顶部竖直延伸至凸模底部。
优选地,每一对对应的凸模工作带和凹模工作带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凹模工作带与凸模工作带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即凸凹模间隙随着凹模工作带所处凹模周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即相邻两对凸模工作带和凹模工作带的凸凹模间隙不同。
本发明利用沿凸凹模周向布置不同的凸凹模间隙,可实现利用一套变薄拉深模具成形不同减薄率、不同规格的精密U型件。
优选地,凸凹模间隙为对称设置。即处于对称位置的凸凹模间隙相同,以使同一U型件底部两侧的侧壁厚度保持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凸模组件还包括上模板,上模板上设置有用于装载凸模的凸模垫块;所述的凹模组件还包括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用于装载凹模的凹模垫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模板通过螺栓压板固设于成形设备,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组件。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的导柱固设于下模板边缘,并穿设在上模板上;所述的导套固设于上模板边缘,并与导柱滑动抵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凸模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凸模的凸模固定板、凸模连接板和凸模固定螺母;
所述的凸模通过螺栓固设于凸模连接板,凸模连接板抵接于凸模垫块,通过凸模固定螺母固设于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通过螺栓固设于上模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凹模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凹模的凹模外套和凹模压边圈;
所述的凹模抵接于凹模垫块,与凹模外套过盈配合,凹模压边圈与凹模外套抵接,通过螺栓固设于下模板。
优选地,所述的U型件变薄拉深成形模具还包括用于U型件卸料的卸料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4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