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安装和运行环境的模拟测试设备及电缆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5941.X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姜青松;邢嘉辉;李孟哲;高铭晶;田进鑫;周佳龙;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钱能;陈烨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安装 运行 环境 模拟 测试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安装和运行环境的模拟测试设备及电缆测试方法,其涉及电缆测试技术领域,模拟测试设备包括:并排设置的、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设置在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的第三轨道机构,第三轨道机构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在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的第四轨道机构,第四轨道机构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第三轨道机构能够在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沿第一预设方向来回移动,和/或,第四轨道机构能够在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沿第二预设方向来回移动;设置在第三轨道机构上的第一调节机构,等等。本申请能够根据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敷设弯曲半径评估固定电缆在半径内、运行周期内应力起皱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安装和运行环境的模拟测试设备及电缆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方向需要满足绿色、安全及轻量化的要求。机车上的电缆是轨道交通车辆的“神经”与“血管”,其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了欧标、法标、日标、国标等等。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环境复杂,因此机车电缆在满足标准前提下,固定电缆仍需满足敷设半径内、运行周期内无应力起皱,动态电缆则需满足长期随车体振动、扭摆情况下电缆绝缘层及护套层无开裂,导体无断丝的要求。
公开号为CN11444133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试样的往复弯曲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总成、变速传动机构总成与滑轮总成,可达到能够给多种大外径电缆试样进行严酷条件下反复弯曲试验,从而评估电缆柔软性能。
轨道交通车辆敷线环境复杂,需真实模拟电缆实际布线情况,评估在电缆在不同弯曲半径下,使用寿命内应力起皱情况,绝缘层及护套层无开裂及导体无断丝问题。现有技术只是评估测试了电缆的柔软性,无法根据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敷设弯曲半径评估固定电缆在半径内、运行周期内应力起皱问题;其次,现有技术不能评估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在弯曲半径范围内,随车体振动、扭摆情况下电缆绝缘层及护套层无开裂,导体无断丝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电缆安装和运行环境的模拟测试设备及电缆测试方法,其能够根据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敷设弯曲半径评估固定电缆在半径内、运行周期内应力起皱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安装和运行环境的模拟测试设备,所述电缆安装和运行环境的模拟测试设备包括:
并排设置的、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
设置在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的第三轨道机构,所述第三轨道机构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
设置在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的第四轨道机构,所述第四轨道机构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轨道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来回移动,和/或,所述第四轨道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来回移动;
设置在所述第三轨道机构上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三轨道机构上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电缆一端的第一固定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置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进行调节;
设置在所述第四轨道机构上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能够在所述第四轨道机构上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来回移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电缆另一端的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能够在竖直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三轨道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轨道件和/或第二轨道件相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三轨道机构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控制下在所述第一轨道件和第二轨道件上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来回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5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港口危险货物安全溯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富氮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