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厨余垃圾油水智能分离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2291.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瑞;仪明德;姜胤嘉;董育伟;陈尚;吕鹏;倪凯杰;虞飞标;蔡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油水 智能 分离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厨余垃圾油水智能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机构,油水分离机构,布置于固液分离机构的下方并与固液分离机构相连通;油水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壳体,一侧开设有供油污排出第一壳体外部的缺口,位于缺口下方的第一壳体处设有活动导槽;油污吸附组件,布置于第一壳体内且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浮力组件,与油污吸附组件转动连接;刮板组件,倾斜布置,且底端穿过缺口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架与浮力组件固定连接,且与油污吸附组件的油污吸附面相抵接;竖向导板,固设于刮板组件的下方,且与活动导槽作竖向滑动配合;围板,围板与刮板组件以及油污吸附组件共同围合形成排污通道。本发明实现了对厨余垃圾中的油污高效提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厨余垃圾油水智能分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直接用作动物饲料,掩埋焚烧等。餐厨垃圾含有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用作动物饲料,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餐厨垃圾中剩菜汤、馊水含量很大,在运输途中容易泄露,影响城市环境。而直接填埋处理或焚烧处理,则会造成地下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
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泔水油回收设备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难以用于较狭窄的工作空间;
2、现有的泔水油回收设备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只能将液体与固体分离,无法对分离后的固体进行进一步处理;
3、现有的泔水油回收设备管道繁多,不仅影响整个产品的美观,而且在整理收纳或者后期故障检测修复的时候,不便于清洁、日常维护,同时给增加修复人员的工作负担;
4、现有的泔水油回收设备使用完之后需要大量清水冲洗,水资源浪费严重,环保性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厨余垃圾分离处理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厨余垃圾油水智能分离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厨余垃圾中的油污高效提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厨余垃圾油水智能分离处理装置,包括:
固液分离机构,顶部接设有进料漏斗,用于对处理箱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
油水分离机构,布置于所述固液分离机构的下方并与所述固液分离机构相连通,用于对固液分离完成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液分离;
所述油水分离机构包括:
第一壳体,一侧开设有供油污排出第一壳体外部的缺口,位于所述缺口下方的第一壳体处设有活动导槽;
油污吸附组件,采用亲油疏水材料制作而成,布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设有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油污吸附组件转动,以对第一壳体内的油层进行吸附;
浮力组件,与所述油污吸附组件转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油污吸附组件随油水混合物的水位线作升降;
刮板组件,倾斜布置,且底端穿过所述缺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通过支架与所述浮力组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油污吸附组件的油污吸附面相抵接,用于对所述油污吸附组件上的油污进行刮除,并排出至第一壳体外;
竖向导板,固设于所述刮板组件的下方,且与所述活动导槽作竖向滑动配合,用于对缺口的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第一壳体内不同高度的水位线;
围板,布置在所述刮板组件的外侧,所述围板与所述刮板组件以及所述油污吸附组件共同围合形成供油污导排出至第一壳体外部的排污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污吸附组件为管状结构,水平布置,且在所述浮力组件的浮力作用下,保持部分沉浸在第一壳体内的油水混合物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2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