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23235.X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1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鹏;曾嵘;尚杰;陈政宇;赵彪;余占清;刘佳鹏;庄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孔凡梅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控型 电力 电子器件 管壳 | ||
1.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壳包括壳体、引出结构以及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引出结构设在壳体上,用于引出壳体内的阴极电极和门极电极,引出结构为双层或多层的层状结构,其中,所述引出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金属层,金属层的宽度大于壳体直径,或与壳体直径相同,所述引出结构延伸至壳体的一侧并靠近连接结构,其中,两个金属层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防止金属层之间发生短路,金属层的长度为5mm-100mm,以满足在壳体一侧布置连接结构,每层金属层的电阻为50uΩ-1mΩ,每层金属层的电感为10pH-500pH;绝缘层的厚度为1um-500um,绝缘层包含以下任意一种材料制成:高分子材料薄膜、玻璃纤维布、非金属氧化涂层、非金属氮化物涂层;
所述连接结构布置于壳体的一侧,与引出结构连接,用于与驱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单元之间可拆卸式低感连接,其中,可拆卸式的方式包括插接式以及压接式的非旋转连接方式,能在壳体受压情况下将驱动单元与连接结构分离;
所述引出结构和连接结构均具备纳亨以下的杂散电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结构与壳体一体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金属片,其中,两个金属片中:
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的一端与壳体内的门极电极一体成型,另一个所述金属片的一端与壳体内的阴极电极一体成型;
其中一个或两个金属片在壳体外沿壳体外轮廓进行弯折,弯折后两个金属片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防止金属片之间发生短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以及绝缘片,其中,
所述绝缘片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的外侧;
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能设于两个金属片之间;
所述绝缘片以及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的另一端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绝缘片的定位孔以及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的定位孔与驱动单元一端的定位孔相配合;
另一个所述金属片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装置;
所述固定件穿设于三个定位孔并与连接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出结构集成于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为金属片,其中,两个金属片中:
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的一端与壳体内的门极电极焊接,另一个所述金属片的一端与壳体内的阴极电极焊接;
其中一个所述金属片另一端以及另一个金属片的另一端均与连接结构连接;
其中一个或两个金属片在壳体外沿壳体外轮廓进行弯折,弯折后两个金属片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防止金属片之间发生短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管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出结构为层叠母排,其中,层叠母排包括第一连接层以及第二连接层,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均为金属;
所述第一连接层的一端与壳体内的门极电极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层的一端与壳体内的阴极电极焊接,或,
所述第一连接层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壳体内的门极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层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壳体内阴极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层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接层的另一端均与连接结构连接;
层叠母排的宽度大于壳体直径,或与壳体直径相同;
第一连接层和/或第二连接层在壳体外沿壳体外轮廓进行弯折,弯折后两个金属片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绝缘层,绝缘层用于防止连接层之间发生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32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