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场空侧高效的航站楼构型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4701.6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潘勇;周昶;黄翔;赖文辉;郭其轶;王世晓;郭胜;李琦真;罗志伟;邓章豪;温云养;许尧强;倪俍;金少雄;葛林;陈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4 | 分类号: | E04H6/44;E04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徐李娜 |
地址: | 5100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场 高效 航站 构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场空侧高效的航站楼构型,包括机场内航站楼及其配套的站坪,所述航站楼在机场站坪内设有若干个伸出的候机指廊、通廊连通所述候机指廊,所述候机指廊设有若干个停机位;所述候机指廊中,至少设有一个候机指廊,与该候机指廊相连的至少一个连廊还设有若干个停机位。本发明通过分别在候机指廊、连廊上设置停机位,形成混合式的近机位停放,与传统单一的前列式、指廊式、卫星式航站楼相比,停机方式多样性,可有效提高对场地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航站楼构型,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场空侧高效的航站楼构型。
背景技术
机场由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组成,具有占地面积大的特点。但随着土地资源的匮乏,对于机场空间利用率的要求逐渐提高。此外,传统的大型机场为实现更多旅客容量,更高旅客服务水平,航站楼多采用延伸或点状结构,以提高机场的近机位数量,但这会导致乘客步行距离过长、航站楼之间旅客中转时间长、乘客可能要拖行李长时间行走,降低乘客的旅行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场空侧高效的航站楼构型,并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场空侧高效的航站楼构型,包括机场内航站楼及其配套的站坪,所述航站楼在机场站坪内设有若干个伸出的候机指廊、通廊连通所述候机指廊,所述候机指廊设有若干个停机位。所述候机指廊中,至少设有一个候机指廊,与该候机指廊相连的至少一个连廊还设有若干个停机位。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候机指廊与其余所述候机指廊适用的最大机型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航站楼至少两侧或两侧以上均设有机场停机坪,所述航站楼在靠近机场停机坪的一侧均设有廊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构型还包括站坪滑行道、滑行道、跑道,所述机场停机坪通过站坪滑行道和滑行道与跑道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构型还包括空侧服务车道,所述空侧服务车道部分位于航站楼内或周边,所述空侧服务车道在航站楼首层设若干个道路,所述部分航站楼首层设若干个道路与航站楼相连,完成空侧机坪的高效保障。
更进一步地,所述构型还包括陆侧交通衔接,所述陆侧交通衔接位于航站楼一边或两边,所述陆侧交通衔接设有包括地面道路、高架、地下隧道形式,所述陆侧交通衔接与航站楼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航站楼设有若干个候机指廊,在年旅客吞吐量不小于2000万人次时,各个所述候机指廊的登机口与航站楼正立面中心点的最远步行距离不超过950m。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所述待机廊内设有行李提取系统,旅客可以高效完成抵港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构型适用于枢纽机场以及中大型机场。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分别在候机指廊、连廊设置近机位,形成混合式的近机位停放,与传统单一的前列式、指廊式、卫星式航站楼相比,停机方式多样性,可有效提高对场地的利用率,降低旅客在航站楼内的行走距离,实现场地、设施利用和旅客服务的高效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T1航站楼构型图
图2天津滨海机场T1、T2航站楼构型图
图3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构型图
图4杭州萧山机场T1T3航站楼
图5揭阳潮汕机场T1航站楼构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4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