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526423.8 申请日: 2022-11-30
公开(公告)号: CN115777428A 公开(公告)日: 2023-03-14
发明(设计)人: 李廷山;张兴;李丽;于贵;唐渭;舒中文;王志科;周小永;袁鹏洲;李星;李韵文;姜毅润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2/00;A01G20/00;A01G22/40;A01G24/28;A01G24/20;A01G24/15;A01G24/44;A01B79/0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覃汉赳
地址: 61003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原 高寒 工程 扰动 植物 多样性 恢复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清理待修复区内的杂物,进行土壤改良和地形塑造;

步骤200:在待修复区的土壤内间隔铺设柔土板,所述柔土板呈凹型结构,所述柔土板上分布有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孔;

步骤300:在每个所述柔土板上选取种植孔总数的三分之二放入点播土,然后往具有点播土的种植孔内点播第一批植物种子;然后对整块柔土板进行浇水,在点播第一批植物种子的种植孔上逐个覆盖木纤维,然后用无纺布分别对每个柔土板进行覆盖;

步骤400:在每个所述柔土板一侧的土壤里开设蓄排水沟和蓄水槽,所述蓄排水沟沿所述柔土板的凹陷面边缘设置,所述蓄水槽分别与所述柔土板凹处和凹处两侧的平面中部对应,所述蓄水槽与所述蓄排水沟连通;

步骤500:在第一批植物种子完成点播15-20天后,掀开所述柔土板上覆盖的无纺布,在剩余的种植孔内放入点播土,然后在剩余的种植孔内点播第二批植物种子;在点播第二批植物种子的种植孔上逐个覆盖木纤维,然后继续用无纺布覆盖住柔土板;

步骤600:在第二批植物种子完成点播3天后,在待修复区除去已经覆盖无纺布的柔土板之外的区域撒播第三批植物种子;在撒播完成后,轻翻土壤浅层覆盖住第三批植物种子,然后在撒播区域依次覆盖木纤维和无纺布;

步骤700:进行整体管理养护和后期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土板为由草炭、腐殖土、珍珠岩、有机肥合成的植物纤维型块状柔土基材;

所述柔土板按梅花桩形式间隔3m铺设在待修复区的土壤里,所述柔土板铺设时埋在土壤里的深度为4.0cm-4.5cm,使得所述柔土板的上表面高于土壤表面0.5cm-1.0cm;

所述柔土板的尺寸为:长70cm、宽40cm、厚度5cm;所述柔土板上种植孔的数量为24个,24个种植孔分成四排设置,第一排设置有四个种植孔,第二排设置有六个种植孔,第三排和第四排均设置有七个种植孔,第一排种植孔靠近所述柔土板的凹陷面一侧,每个种植孔的直径为5cm,种植孔之间的间距为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批植物种子选用小檗科小檗属、蔷薇科蔷薇属、蔷薇科栒子属和蔷薇科金露梅属植物的种子;单个种植孔内只点播一种植物种子,四种植物种子均分在16个种植孔内,相邻种植孔之间点播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批植物种子在点播之前,先进行浸泡处理,具体为:用常温水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48h;在浸泡24h后,更换一次浸泡水,并观测种子情况,若出现种子软化或露白的现象,立即取出过滤掉多余水分,准备播种;如果浸泡满24h后,种子依然无较大变化,便再浸泡24h,然后过滤水分,进行播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批植物种子选用豆科锦鸡儿属、菊科香青属和廖科拳参属植物的种子;单个种植孔内只点播一种植物种子,三种植物种子分别点播在剩余的8个种植孔内,相邻种植孔之间点播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批植物选用禾本科早熟禾属、禾本科披碱草属、禾本科羊茅属和禾本科薹草属植物的种子;在撒播前将四种植物种子均匀混合,按照横竖各一边的方式将混合后的第三批植物种子均匀撒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高寒工程扰动区植物多样性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0中,土壤改良的方法为:先覆盖10cm-15cm厚度的种植土,再按每平方米覆盖由1袋50L的营养土、6kg发酵完全的生物有机肥、0.5kg长效控释肥、50g微生物菌剂、30g保水剂混合而成的改良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64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