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8665.0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7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石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C12N15/11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智汇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52 | 代理人: | 方惠琴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癌 生物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该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至少包括外泌体lncRNA RP11‑296E3.2。本发明发现,CRC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RP11‑296E3.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在CRC血清外泌体中,RP11‑296E3.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0(P=0.00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691和0.655;在转移性CRC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RP11‑296E3.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P=0.003),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714和0.625;通过检测外泌体中lncRNA RP11‑296E3.2的表达水平能较为准确地诊断CRC或预测其是否转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ells,CRC)是目前人类比较棘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和经济有关。近年来,随着国内人们经济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CRC患者数量不断增加。CRC发病隐匿,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其中发生肝转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小于40%。
目前,诊断CRC是否发生转移主要依赖于CT、磁共振、PET/CT等影像学结合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的检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并不能实现CRC转移的早期诊断。因此,发现结肠癌转移的早期标志分子和新的诊断指标,对CRC转移的早期筛查和术后疾病进展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组学技术的不断进展,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已成为癌症诊断领域的热点。一些转录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基于肿瘤患者外周血的循环核酸的“液体活检”已然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其中循环lncRNA在肿瘤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CRC与lncRNA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一系列参与CRC转移的lncRNAs,如H19、CCAT2(Colon cancer-associated transcript 2)、UCA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1)、N-BLR4、CHRF5等。
然而,由于lncRNA在外周血中容易在各种酶和细胞作用下发生降解,其不稳定性也许是肿瘤诊断和预后研究中灵敏度较低和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所以,直接检测外周血中lncRNA的表达并不是最佳选择。
目前的研究者随后发现,相对于游离lncRNA,外周血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中lncRNA的表达水平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少,能基本反映组织中lncRNA的表达水平,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因此,血来源外泌体中的lncRNAs有望成为诊断和预测CRC转移的生物标志分子。如公告号为CN11277933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血浆中外泌体LncCLDN23的表达水平能够用于对CRC的早期转移进行检测。
筛选与CRC相关的早期诊断效果较好的Exo-lncRNA将有利于CRC的及早发现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为CRC的及早发现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该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至少包括外泌体lncRNA RP11-296E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8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源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方法
- 下一篇:螺母输送机送料杆位置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