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33916.4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易琨;黄洪海;董晓凌;张骋;华鹤林;周通;王邓同;刘元英;王嫣然;胡承建;阮倩;张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琨 |
主分类号: | F16L1/26 | 分类号: | F16L1/26;F16L1/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消防 给水 系统 管道 水下 施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紧固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仓,所述支撑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与支撑仓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的蜗杆。该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蜗杆转动带动两个蜗轮转动,使两个第一螺杆带动调节板向下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插板向下移至支撑仓外插入外部水源池底淤泥使装置受到定位,或向上移至支撑仓内进行收纳,如此,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对管道定位的效果,由于对管道的定位不会让管道受到水的浮力影响而出现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消防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管道是指用于建筑消防领域,连接消防设备、器材,输送消防灭火用水,气体或者其他介质的管道材料,由于特殊需求,消防管道的厚度与材质都有特殊要求,并喷红色油漆,输送消防用水,由于消防管道常处于静止状态,也因此对管道要求较为严格,管道需要耐压力,耐腐蚀,耐高温性能好,消防管道包括球墨给水铸铁管、铜管、不锈钢管、合金管及复合型管材和塑料管材。
建筑消防给水水源通常从市政管网或天然水源(比如河流)接入,建筑消防水箱、消防水池安装施工及日常操作维护中,在市政管网或天热水源接入建筑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时,在消防管道接入段的安装作业会有水下操作。这种水下操作场景可以发生在新建建筑消防给水管网施工及带负荷调试(带介质的联动试运行调试)或者该接入管段日常维护修理更换中。
在此场景下进行该接入段消防管道对接施工时,由于外部水源流速快,对接入段消防管道冲刷力大,接入段消防管道很容易受到水的浮力和冲刷力影响而出现晃动,通常需要使用人工潜水的方式,将管道在水下进行定位对接,但定位和对接通常需要多个人员协助操作才能完成,费时费力,降低了水下管道施工的效率,而且操作不安全易发生施工人员溺亡事故和其他事故,故而提出一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具备便于对消防管道快速定位,无需多人进行协作完成,不需全部水下操作,单人可轻松完成对接,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消防给水管道水下施工时,很容易受到水的浮力和冲刷力影响而出现晃动,通常需要使用人工潜水的方式,将管道在水下进行定位对接,但定位和对接通常需要多个人员协助操作才能完成,费时费力,且降低水下管道施工的效率、操作不安全容易发生施工人员溺亡事故和其他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管道的水下施工装置,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紧固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仓,所述支撑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与支撑仓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支撑仓的内部且位于蜗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同时螺纹套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插板,且插板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仓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与支撑仓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置物槽,左侧所述置物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右侧所述置物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与限位杆相套接的载板,所述支撑仓的顶部且位于右侧固定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述置物槽内部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螺杆的外部且位于载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琨,未经易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3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