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飞虱NlSRP基因、编码蛋白、NlSRP基因的抑制因子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0246.9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段至柔;张万娜;彭英传;肖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435;C12N15/113;C12N15/89;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飞虱 nlsrp 基因 编码 蛋白 抑制 因子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飞虱NlSRP基因、编码蛋白、NlSRP基因的抑制因子及其应用,褐飞虱NlSRP基因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全长c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抑制因子的核苷酸序列。将褐飞虱NlSRP基因的特异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显微注射进褐飞虱体内,显著抑制了NlSRP基因的转录表达和显著降低褐飞虱分泌的唾液鞘数量,取食水稻后褐飞虱的体重增重、蜜露排泄量、存活率和群体生长率均显著降低,表明NlSRP对褐飞虱取食和种群生长有重要作用,是利用RNA干扰技术防控褐飞虱的一个潜在靶标。所述NlSRP基因或蛋白的应用,可以用于褐飞虱防治中新型生物杀虫剂研发,以及为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提供重要靶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褐飞虱NlSRP基因、编码蛋白、NlSRP基因的抑制因子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褐飞虱是我国和亚洲各国水稻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广、为害最重的害虫。目前我国对褐飞虱的防治以化学农药为主。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损害农田生态环境,也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植保学家们认为,单纯依靠特效农药已不能实现褐飞虱可持续治理的目标(娄永根,程家安,2011.稻飞虱灾变机理及可持续治理的基础研究.应用昆虫学报.48(02):231-238.)。因此,研究开发精准、绿色、可持续防治褐飞虱的方法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正义RNA和反义RNA组装形成的双链RNA(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RNAi的发现不仅促进了昆虫基因功能和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研究昆虫基因功能的反向遗传学工具,RNAi还为害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RNAi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可能用来开发新一代绿色环保杀虫剂的技术(胡少茹,关若冰,李海超等.2019.RNAi在害虫防治中应用的重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昆虫学报.62(4):506-515.)。
褐飞虱在取食过程中分泌唾液(胶状和水状)进入水稻组织。其中胶状唾液迅速固化而形成包裹口针的唾液鞘,有助于提供机械稳定性和润滑性,并保护昆虫免受植物防御化学物质的侵害。而水状唾液则包含消化和水解相关的酶类、细胞壁降解酶,以及其它有助于褐飞虱取食的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褐飞虱唾液蛋白对其取食行为和种群繁殖至关重要。因此,发掘、阐明褐飞虱关键唾液蛋白基因的功能,并以此作为精准防控靶标,基于RNAi开发绿色防控褐飞虱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褐飞虱唾液蛋白NlSRP基因、编码蛋白、NlSRP基因的抑制因子及其应用,以基于RNAi技术,实现对褐飞虱的害虫防治。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褐飞虱NlSRP基因,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全长c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抑制因子的核苷酸序列。NlSRP基因编码唾液鞘蛋白,是褐飞虱正常取食和存活所必需,抑制该基因表达会导致取食行为受抑制,存活率和群体生长率下降。
上述褐飞虱NlSRP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方法,包括:
步骤1,提取褐飞虱总RNA,浓度至少达到1000ng/μL以上;
步骤2,按照TakaraRACE 5’/3’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分别合成褐飞虱第一链5’-RACE-Ready cDNA和3’-RACE-Ready cDNA并保存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0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线分离粗粉的立磨装置
- 下一篇:离心机及其装配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