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板快拆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2334.2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2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谷立;马俊;潘洪莹;金壮;凡洪顺;韦助;李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7/14;E04G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支撑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快拆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模板结构,包括多个先拆模板和多个后拆板带,先拆模板的下部支撑有先拆模架;后拆模架,包括高度可调的多根立杆组件、顶托、长度可调的连系杆组件和耗能支撑结构,顶托可升降地安装于立杆组件,相邻两个顶托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多根连系杆组件,连系杆组件的外部形成有碳纤维层,耗能支撑结构包括支承件和多根阻尼支撑杆,支承件开设有限位通槽,连系杆组件的中部嵌设于限位通槽中,支承件的相对两端与相邻的两个立杆组件之间铰接连接有阻尼支撑杆,阻尼支撑杆倾斜设置,后拆板带铺设于顶托和连系杆组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浇混凝土结构采用满堂架模板支撑体系存在周转使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板快拆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领域,大部分建筑结构仍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形式。在建筑结构施工期间,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全有效搭设是保证混凝土构件施工成型的重要条件。目前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一般采取满堂架模板支撑体系作为模架体系。而满堂支撑体系在混凝土构件具备拆模条件前,需保证支撑有效,造成支撑体系及模板材料的长期大量占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模板快拆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浇混凝土结构采用满堂架模板支撑体系存在支撑体系及模板材料周转使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模板快拆支撑装置,包括:
模板结构,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个先拆模板和多个后拆板带,所述先拆模板的下部支撑有先拆模架;
后拆模架,包括高度可调的多根立杆组件、顶托、长度可调的连系杆组件和耗能支撑结构,多根所述立杆组件沿所述后拆板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顶托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立杆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立杆组件上的所述顶托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多根所述连系杆组件,所述连系杆组件的外部形成有碳纤维层,所述耗能支撑结构包括支承件和多根阻尼支撑杆,所述支承件开设有限位通槽,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托之间的多根所述连系杆组件的中部嵌设于所述限位通槽中,所述支承件的相对两端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组件之间铰接连接有所述阻尼支撑杆,所述阻尼支撑杆倾斜设置,所述后拆板带铺设于所述顶托和所述连系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组件包括:
下套管,所述阻尼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下套管的上端;
上套管,所述上套管的下端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下套管的上端;
用于锁定所述上套管的锁止件,安装于所述下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顶托包括:
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形成有承插通槽,所述连系杆组件的端部插设于所述承插通槽中,所述连接件安装有用于锁附所述连系杆组件的锁附件;
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支撑连接于所述支撑箱,所述螺杆的下端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上套管的上端;
螺合件,螺合于所述螺杆,所述上套管的上端支撑于所述螺合件。
进一步的,,所述后拆模架还包括多个承托板,所述承托板支撑于所述后拆板带,所述后拆板带的一侧下翻形成连接翼缘,所述连接翼缘通过锁合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箱的外部和/或连系杆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管的上端嵌设有螺纹套筒,所述螺杆的下端螺合于所述螺纹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下套管的上端可拆卸地套设有卡箍,所述阻尼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卡箍。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层为碳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2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