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配电箱及其该配电箱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5749.5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庄少纬;陈永辉;庄培辉;庄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和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50;H02B1/52;H02B1/56;H02B1/28;H02B1/54;H02B1/24 |
代理公司: | 泉州智尚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4 | 代理人: | 郭河志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便携式 配电箱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配电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配电箱,包括L形安装座、滑动拆卸安装在L形安装座上侧的高散热配电箱体、铰接于高散热配电箱体前侧的箱门以及设于高散热配电箱体上侧的遮雨斗,所述L形安装座前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L形安装座左下侧设有出气口,高散热配电箱体快速有效的安装在L形安装座上,并通过L形安装座进行高效散热和防水,L形安装座底部设置有收纳滚轮机构移动位移方便,且便于携带;同时高散热配电箱体由间隔开的外箱体和内箱体组成,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利于提高其减震作用,且内箱体内的热气能够更好的进入气体流通腔有效的进行散热,不仅使用简单方便,且功能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然而现有的配电箱现场施工过程中,都是多个人工进行搬运,普遍使用不省力,携带安装不方便,且功能性单一,防水和减震的效果也较为一般,配电箱进水后容易导致箱体内部发生短路,降低配电箱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配电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配电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配电箱,包括L形安装座、滑动拆卸安装在L形安装座上侧的高散热配电箱体、铰接于高散热配电箱体前侧的箱门以及设于高散热配电箱体上侧的遮雨斗,所述L形安装座前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L形安装座左下侧设有出气口,所述L形安装座内部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L形安装座左上侧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且该进气口与高散热配电箱体内部连通,所述L形安装座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收纳滚轮机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L形安装座上侧设有横向滑槽,所述高散热配电箱体底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滑槽一侧的L形安装座通过螺栓与高散热配电箱体一侧锁固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高散热配电箱体结构包括外箱体以及间隔设于外箱体内部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与内箱体间隔处设置有气体流通腔,所述外箱体内侧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并通过减震弹簧与内箱体外侧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内箱体表面设于若干个透气通口,并通过透气通口与气体流通腔相连通,内箱体通过各个透气通口散热在气体流通腔内,所述外箱体右上侧设有与气体流通腔相连通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穿插设于进气口内侧,热气再由气体流通腔从进气口进入气体通道进行散热。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纳滚轮机构包括有收纳槽、连接架和电动推杆,所述收纳槽设于L形安装座底部并与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电动推杆转动安装在气体通道内侧,所述连接架一端铰接在收纳槽内侧,所述连接架底端两侧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电动推杆伸缩端与连接架中部铰接,通过电动推杆伸处推动连接架垂直设置,使得连接架两侧滚轮能够与底面接触,以便于推动和携带,省时省力。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气体通道内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气体通道顶部,所述风机安装于气体通道中部,所述温度传感器、风机和电动推杆均连接并受控于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气的实时温度,并反馈给PLC控制器显示,而风机用于快速带动气流向外吹动,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和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和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5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