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7372.7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南;陈洁;万立新;李波;刘岳鑫;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3206 | 分类号: | G01K11/3206;G01K1/20;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任珊珊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导线 温度 补偿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和测温目标的真实温度,构成样本集;
S2,建立误差补偿模型,以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作为所述误差补偿模型的输入,以补偿后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与真实温度的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烟花算法训练所述误差补偿模型;
S3,通过所述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获取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
S4,将所述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输入训练后的误差补偿模型,以实现对所述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的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
建立所述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ARX模型;
根据所述ARX模型对训练后的误差补偿模型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成功,则执行步骤S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的所述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为多个,所述真实温度为与所述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一一对应的多个,一个所述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真实温度构成一个数据样本,在获取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和测温目标的真实温度之后,还根据3σ准则剔除异常的数据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烟花算法训练所述误差补偿模型,具体包括:
S21,选取训练的参数;
S22,根据适应度函数和迭代次数计算除适应度最小的参数外的爆炸半径和烟花数量;
S23,随机变异部分烟花;
S24,选择下一轮参数,并返回步骤S21,其中包括适应度最小的一组,剩余依照权重随机选取,适应度最小的参数其爆炸半径为该个体与某一选定参数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X模型为:
A(z-1)y(t)=B(z-1)u(t)+e(t)
其中,激励信号u(t)为真实温度,响应信号y(t)为所述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A(z-1)、B(z-1)为关于平移算子z-1的多项式,e(t)为白噪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导线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RX模型对所述误差补偿模型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获取真实温度的信号,并将所述真实温度的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输入所述ARX模型,得到对应的温度检测输出信号;
将所述温度检测输出信号输入训练后的误差补偿模型,并得到补偿后的温度检测输出信号,以及将补偿后的温度检测输出信号与所述真实温度的信号进行比较,以验证所述误差补偿模型是否有效。
7.一种输电导线温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和测温目标的真实温度,构成样本集;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误差补偿模型,以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作为所述误差补偿模型的输入,以补偿后的温度检测输出数据与真实温度的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烟花算法训练所述误差补偿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获取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
补偿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输入训练后的误差补偿模型,以实现对所述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的补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电导线温度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光纤Bragg光栅测温传感系统的ARX模型;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ARX模型对训练后的误差补偿模型进行验证,
其中,在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成功后,所述补偿模块将所述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输入训练后的误差补偿模型,以实现对所述待测温输电导线的检测温度的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73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弧形展示柜的生产工艺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