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9902.1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冰淋;邓佩琴;陈小芬;方丽婷;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周靖舒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棱镜膜包括基体以及棱镜结构,基体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第一区域与环绕至少部分第一区域设置的第二区域;棱镜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一结构与设置于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结构,第一结构具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的与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二结构具有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的延伸方向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至少部分第一结构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远离基体一侧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和/或,至少部分第一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弧面,弧面位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远离基体的一侧,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二夹角。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采用直下式微型光源的背光技术来进行发光,例如,许多显示装置采用了mini-LED(mini-light-emitting diode,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技术来进行发光,大大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发光效率以及显示对比度。
但是,由于显示装置中光源的发光亮度不均,使得相邻两个光源间的区域的发光亮度较低,从而降低了显示装置整体的发光亮度的均匀性,影响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显示装置发光亮度的均匀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棱镜膜,棱镜膜包括基体以及棱镜结构,基体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区域与环绕至少部分各第一区域设置的第二区域,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基体所在表面;棱镜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一结构与设置于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结构,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均在第三方向上凸出于基体设置,第三方向垂直于基体所在表面,第一结构具有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相交,且靠近基体一侧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二结构具有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第三斜面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斜面的延伸方向相交,且靠近基体一侧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在远离基体一侧的端部相互连接;至少部分第一结构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在远离基体一侧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和/或,至少部分第一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弧面,弧面位于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远离基体的一侧,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二夹角。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以及如前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棱镜膜,多个光源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棱镜膜设置于光源的出光侧,至少部分第一区域在第三方向上的正投影与光源在第三方向上的正投影交叠。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棱镜膜包括基体以及棱镜结构,基体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区域与环绕至少部分各第一区域设置的第二区域。当棱镜膜被设置于显示装置时,第一区域处的基体可以用于在第三方向上覆盖显示装置的光源发光亮度较强的区域设置。第二区域处的基体可以用于在第三方向上覆盖相邻光源间的发光亮度较低的区域设置。棱镜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一结构与设置于第二区域的多个第二结构,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均在第三方向上凸出于基体设置,使得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能改变从基体射出的至少部分光的传播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9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