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0569.6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克;黄耀文;卫守峰;周冠南;徐少平;林金耐;乔树勋;吕春雷;赵何明;马天昌;饶胜斌;苏春生;何十美;何恒;李永强;罗烜;苏哲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695 | 分类号: | H04N23/695;H04N23/95;G06V20/10;G06V20/17;G06V10/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进口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边坡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施工边坡区域图像;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图像中的边坡特征,根据提取的边坡特征与数据库中预设的支护数据进行匹配,输出边坡支护方案。本发明获取待施工边坡区域图像,通过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根据设置的边坡特征评价指标提取图像中的边坡特征,确定待支护边坡的区域、待支护边坡的类型以及待支护边坡的具体参数,根据确定的边坡类型和参数自动输出边坡支护方案;采用该方法能够快速输出边坡支护方案并得到整个工程边坡支护的预计工程量及预算,能够大大减少在工程施工前期进行边坡施工工程预算所需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某水电站泄洪系统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施工工程范围内的边坡进行支护施工,现有的边坡施工方案通常是技术人员现场了解边坡地质情况后,根据经验制定相应的边坡防护施工方案进行边坡的防护施工。在一些施工现场,如导流洞进口边坡的施工,由于施工环境如交通、地理位置的限制,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往往难以进场勘探,并且由于地形环境复杂,不同的位置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案,导致前期勘探、制定支护方案、制作支护工程预算的工作量非常大,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方法,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防护方案需要人工现场勘探、人工输出而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流洞进口边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施工边坡区域图像;
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提取图像中的边坡特征,根据提取的边坡特征与数据库中预设的支护数据进行匹配,输出边坡支护方案。
另一方面,本发明施工方法,获取待施工边坡区域图像的步骤中,采用无人机获取待施工边坡区域的图像,自动识别图像中植被覆盖情况、裸露区域状态、区域表面平整度、平整区域的坡度及相邻平整区域之间的坡度差,确定待施工边坡区域内需要进行支护的区域。
另一方面,本发明施工方法,采用无人机测量待施工边坡区域内各个需要进行支护区域的坡度,根据获取的坡度数据调整无人机云台上摄像头的倾斜角度,使摄像头垂直正对待支护区域的坡面;
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使无人机摄像头能够遍历整个待支护区域,再次获取在摄像头正对待支护区域坡面状态下的待支护区域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施工方法,控制无人机沿坡面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沿连续轨迹逐一进行坡面的图像采集,获取待支护区域的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施工方法,提取图像中的边坡特征的步骤中,定义图像中的边坡特征包括植被覆盖区域的植被覆盖面积/密度、裸露区域的面积/裸露表面松散程度、突出岩体的投影面积/突出程度/松动状态/破碎状态/节理裂纹状态、平整区域的坡度大小、相邻平整区域之间坡度差。
另一方面,本发明施工方法,预设的支护数据包括支护措施类型,包括:
对植被覆盖区域,根据植被覆盖密度情况,对于覆盖密度较低的区域内的植被进行清理操作;
对裸露区域,清理表面浮渣及小块松动岩石,设置钢筋网并在表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层;
对突出岩体区域,根据区域内岩体大小、松动程度、破碎状态,布置锚杆进行锚固;或对松动的孤石进行爆破清除;
对坡度大/相邻平整区域之间坡度差较大的结合位置区域,根据区域内岩体破碎状态、节理裂纹状态,布置锚杆进行锚固,并设置钢筋网,在表面喷设一层混凝土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施工方法,预设的支护数据包括支护排水措施,包括:
根据支护区域的面积及坡度,在支护区域内布设若干排水结构,并根据支护区域的类型设置不同的排水管,包括在植被覆盖区域设置钢花管、在岩石裸露区域设置PVC花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