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鼻预测多元组分香气强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4308.1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肖作兵;李柏霖;牛云蔚;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F18/214;G06N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 预测 多元 组分 香气 强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鼻预测多元组分香气强度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制备80组多元组分混合物样品,并由感官小组评价其香气强度;然后通过电子鼻分析,并记录样品响应传感器数值;将各组混合物样品的感官香气强度与电子鼻分析结果用于人工神经学网络的输出层与输入层,进行网络的训练验证与构建;另外制备浓度不同的30组混合物样品,用于检验预测香气强度结果,并与人工感官结果相比较确定其预测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预测多元香气化合物香气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在人工感官受限情况下,实现连续监测,长期监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性广泛,可为食品生产及监测提供香气质量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鼻预测多元组分香气强度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人工神经学网络整合电子鼻传感器信号强度与人工感官香气强度预测多元组分青香类化合物香气强度的方法,属于食品风味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不再保持只需满足果腹的态度,食品的品质需求在日益攀升,而尽管相对于不同的食品(农副产品,茶,酒等),人们在选择时,往往会根据其风味的好感度进行选择,这导致风味品质成为食品质量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而食品的香气属性,香气强度通常是消费者在选购时最优先,最直观评价其好坏的风味因素。这使在食品生产加工时对其香气品质的提升与控制变得尤为重要。而目前预测多元组分香气强度一般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如累加模型,U模型,矢量模型等,但由于不同的香气化合物之间存在香气相互作用。这导致预测得到得香气强度与实际感官人员嗅闻得到的香气强度会有差异,且二元及多元组分得香气强度与浓度并非为简单的线性关系,这使准确预测香气强度变得十分困难。
电子鼻技术是一种通过阵列传感器模拟人体嗅觉传感器,并在不同的信号算法作用下达到模拟人体嗅觉机制的作用。电子鼻技术相较于人工感官其优势在于它可以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监测特定的气味状况。使得在感官人员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连续的实施检测,极端检测。电子鼻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及学科实现了应用,如环境监测,农副产品快速质量检测,产地鉴定等。而对于嗅觉信号的识别在人体的情况下,识别系统是大脑,在电子鼻的情况下,识别系统是适当的数学算法,而不同的数学算法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人工神经学网络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通过人工神经学网络将电子鼻嗅觉传感器响应值与人工感官得到得香气强度联系起来对多元组分香气强度进行预测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通过数学模型方法预测多元组分香气强度的方法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一种通过人工神经学网络整合电子鼻传感器信号强度与人工感官香气强度预测香气强度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鼻与人工感官结果通过人工神经学网络预测青香类化合物香气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80组二元、三元、四元组分混合物样品,并由感官小组评价其香气强度;
步骤二:将上述制备得混合物样品通过电子鼻分析,并记录响应传感器数值;
步骤三:将各组混合物样品的感官香气强度与电子鼻分析结果用于人工神经学网络的输出层与输入层,从而进行网络的训练验证与构建;
步骤四:制备30组化合物浓度不同于用于训练网络的混合物样品,并由感官小组评价其香气强度,并同样通过电子鼻进行分析,传感器响应参数结果用于检验预测香气强度结果,并与人工感官结果相比较确定其预测效果。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和步骤四中的混合物样品分别选自己醛,反式-2-己烯醛,顺式-3-己烯醇和乙酸叶醇酯中的至少两种,所述混合物样品由20%的丙二醇溶液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4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电瓶车入户的电梯智能监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用倾倒防漏化工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