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4472.2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高永海;尹徳洋;傅维维;何文杰;宋青;刘庆军;范庄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02;H01C1/14;H04Q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62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多功能 智能 避雷器 | ||
1.一种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包括外壳和芯体组件,芯体组件包括上电极、电阻片、调整铝棒和下电极,芯体组件外侧与外壳内壁之间设有缠绕带,外壳上端设有高压接线端子与上电极连接,外壳下端设有低压接线端子与下电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带(4)与电阻片(6)之间设有温感探头,所述缠绕带(4)与调整铝棒(16)之间设有温控数据传送带(12),且温感探头与温控数据传送带(12)连接,所述外壳(5)上设有模块安装腔(32),且所述模块安装腔(32)内设有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各区域温度收集模块(13)、数据汇总及外传模块(31)以及多个监测模块,其中所述各区域温度收集模块(13)与所述温控数据传送带(12)相连,各个监测模块与所述调整铝棒(16)相连,同时所述各区域温度收集模块(13)和各个监测模块均与所述数据汇总及外传模块(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安装腔(32)内的监测模块包括漏电流检测模块(27)和动作次数监测模块(28),且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27)和动作次数监测模块(28)均与所述调整铝棒(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安装腔(32)内设有蓄电装置(30),且所述蓄电装置(30)与所述漏电流检测模块(2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铝棒(16)上设有容置孔,且所述容置孔内设有触点弹簧(15),所述触点弹簧(15)头端设有数据连接触点(14),且所述数据连接触点(14)穿过所述缠绕带(4)后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安装腔(32)外侧设有与所述数据汇总及外传模块(31)相连的无线信号发射器(24)和数据传输接口(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安装腔(32)和所述外壳(5)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组件下端设有套管(18)和热爆熔断器(19),且所述套管(18)上端与调整铝棒(16)对接,所述套管(18)下端与下电极(21)对接,所述套管(18)内设有支撑容置腔(181),且所述热爆熔断器(19)设于所述支撑容置腔(181)中,所述套管(18)一侧设有释放侧孔与所述支撑容置腔(18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8)上端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有连接弹簧(17),所述连接弹簧(17)上端与所述调整铝棒(16)相连,所述连接弹簧(17)下端与所述热爆熔断器(19)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爆熔断器(19)下端设有弹簧压片(20)与下电极(21)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多功能智能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外侧设有伞组,所述外壳(5)上端设有上端盖(2),所述外壳(5)下端设有下端盖(22),另外所述外壳(5)下部设有安装支架(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44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预警功能的配电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组化的CNC加工过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