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的水上混凝土浇筑溜槽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5472.4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孙宗津;于渤;林超;刘明;田波;杨海龙;索穆;周东;苏义如;许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E02D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水上 混凝土 浇筑 溜槽 装置 及其 应用 | ||
一种可移动的水上混凝土浇筑溜槽装置及其应用,包括悬浮底座、绞车、溜槽、伸缩支架和溜槽固定门架,悬浮底座由多根钢管横向拼装而成,悬浮底座的钢管两端以钢板进行焊接密封,悬浮底座的上平面上铺设钢板作为平台,平台的四角各设置一部绞车,平台上平行设置个伸缩支架,个伸缩支架的顶部支撑设置溜槽,伸缩支架的顶部拆卸连接有门架,溜槽通过门架紧固在伸缩支架上。使用本发明的混凝土溜槽装置后,施工效率大幅提高,避免了由于泵车泵管长度不足,无法浇筑桩帽混凝土的情况,节约了自航驳的使用费用,而且该装置可以重复使用,为项目降本增效,增加经济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溜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水上混凝土浇筑溜槽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上施工时,施工点可能距离岸边过远,浇筑混凝土时建设单位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施工现场工作要求,例如,印度尼西亚背马鲁古省青山纬达贝园区的一处工程区,码头为离岸式码头,距离岸侧最近距离约为45m,最远距离岸侧约为50m,受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影响,建设单位所能提供的最大的泵车臂长为49m,受泵管长度限制,无法满足施工现场桩帽混凝土浇筑,如使用自航驳进行混凝土泵车接力,进行混凝土长度,将大大增加项目的成本。当自航驳的泵车出现问题无法浇筑混凝土时,将造成重大的工程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水上混凝土浇筑溜槽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水上混凝土浇筑溜槽装置,包括悬浮底座、绞车、溜槽、伸缩支架和溜槽固定门架,悬浮底座由多根钢管横向拼装而成,悬浮底座的钢管两端以钢板进行焊接密封,悬浮底座的上平面上铺设钢板作为平台,平台的四角各设置一部绞车,平台上平行设置个伸缩支架,个伸缩支架的顶部支撑设置溜槽,伸缩支架的顶部拆卸连接有门架,溜槽通过门架紧固在伸缩支架上。
所述的悬浮底座的钢管的直径1.2m,长度10m,壁厚10cm。
所述的悬浮底座由根钢管横向拼接而成。
所述的伸缩支架由工字钢焊接成主支架,主支架的上部相对的侧面设置伸缩内外轨道,主支架上连接外轨道,外轨道内滑动设置内轨道,外轨道和内轨道上间隔开设有圆孔,外轨道和内轨道通过高强度螺栓穿过圆孔锁紧,两相对的内轨道间连接有溜槽托架,溜槽托架的上表面为呈弧形承托接口。
所述的主支架的工字钢为20工字钢,外轨道采用14#槽钢,内轨道采用12#槽钢,圆孔间的间距为30cm。
所述的溜槽为直径480mm的钢管。
所述的门架的门架本体一侧底面通过转轴铰接在伸缩支架的顶部,门架本体的另一侧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在伸缩支架上。
一种水上混凝土浇筑工艺,利用可移动的水上混凝土浇筑溜槽装置,其工艺步骤为:
S1.悬浮底座方向的调整及固定:混凝土浇筑前,根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部绞车调整悬浮底座的方向,使悬浮底座方向调整于最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方向调整完成后,将部绞车的缆绳分别固定在已经施工好的工程桩上,将绞车锁死;
S2.溜槽角度的调整:通过分别调节个伸缩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溜槽的角度;
S3.溜槽长度的选择及固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配备2-3根长度不等的溜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长度的溜槽安装,将溜槽安装道伸缩支架上,使用门架对溜槽进行紧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溜槽发生位移;
S4.混凝土浇筑: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泵车泵管的端头伸入溜槽的一端,开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将沿着溜槽内壁浇筑到指定的位置;
S5.溜槽的清洗: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拆除溜槽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清洗,避免溜槽内残留的混凝土固定在溜槽3内壁,影响后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5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