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聚乙烯连续缠绕的环柔抗裂复合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9672.7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3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使虹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8 | 分类号: | F16L53/38;F16L59/02;F16L9/16;F16L55/07;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禾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46 | 代理人: | 胡开春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肥市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连续 缠绕 环柔抗裂 复合管 | ||
一种玻纤聚乙烯连续缠绕的环柔抗裂复合管,属于复合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环柔复合管不便于在复合管内部设置用于改善其温度的组件,来使得设置缠绕的玻纤不会因性脆的特质受到损伤,且传统的环柔复合管在受到外界挤压产生形变时,不便于及时将受损的信息发送出去,导致损坏的复合管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本申请通过电驱动环用于加热,再将产生的热气经输气管传输给两组的保温环内部,改善复合管整体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纤聚乙烯连续缠绕的环柔抗裂复合管。
背景技术
现有在建筑铺设时会用到大量的管材,包括金属管材、高分子复合管材,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在管材的结构内部添加上缠绕的玻纤,但是玻纤具备性脆的特质,在外界温度较低时,玻纤易受到损伤。
在申请号202210636855.8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玻纤带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包括内管,上述内管外壁绕设有增强层,上述增强层外壁设置有防护层;上述增强层包括第一玻纤带,上述第一玻纤带内壁连接上述内管外壁,上述第一玻纤带内壁外壁连接有第二玻纤带,上述第二玻纤带外壁连接上述防护层内壁;上述防护层外壁上设置多个防爆圈。本发明通过内管、增强层和防护层的多层设计,可以有效增加聚乙烯复合管的机械强度,可以保证本发明在承受较大压强的状态下能够稳定正常地进行工作,避免本发明受压而产生裂开或其他缺陷;同时,增强层有两层连续玻纤带构成,能够进一步在提升机械强度的同时,能够提升本发明的耐腐蚀、耐热性能,现有的环柔复合管不便于在复合管内部设置用于改善其温度的组件,来使得设置缠绕的玻纤不会因性脆的特质受到损伤,且传统的环柔复合管在受到外界挤压产生形变时,不便于及时将受损的信息发送出去,导致损坏的复合管降低了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玻纤聚乙烯连续缠绕的环柔抗裂复合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聚乙烯连续缠绕的环柔抗裂复合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环柔复合管不便于在复合管内部设置用于改善其温度的组件,来使得设置缠绕的玻纤不会因性脆的特质受到损伤,且传统的环柔复合管在受到外界挤压产生形变时,不便于及时将受损的信息发送出去,导致损坏的复合管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聚乙烯连续缠绕的环柔抗裂复合管,包括内管和设置在内管外侧的外管,内管的外侧设置有电驱动环和保温环,且保温环设置两组,电驱动环处于两组的保温环中间位置,电驱动环和两组的保温环形成一个整体,此整体至少设置一组,电驱动环和保温环的外侧连续缠绕设置有玻纤层,玻纤层的外侧连续缠绕设置有聚乙烯防渗层,电驱动环与两组的保温环之间设置有输气管,输气管设置多组,电驱动环用于加热,再将产生的热气经输气管传输给两组的保温环内部,改善复合管整体的温度。
进一步地,玻纤层和聚乙烯防渗层的缠绕方式不存在间隙,且玻纤层和聚乙烯防渗层的宽度均大于电驱动环与保温环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玻纤层为玻璃纤维材质制成的构件,聚乙烯防渗层为聚乙烯防渗膜材质制成的构件。
进一步地,电驱动环的内部开设有热源腔,热源腔的内部环绕设置有伴热带,且伴热带通过电力进行驱动。
进一步地,电驱动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多组,电驱动环通过多组的连接柱与两组的保温环相连接。
进一步地,保温环内部开设有构件腔和气体存储腔,且气体存储腔位置处于构件腔外侧,气体存储腔内部设置有泄气阀。
进一步地,泄气阀用于泄掉气体存储腔内部的气体,气体存储腔通过输气管与热源腔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构件腔内部设置有加热导体囊,且加热导体囊为橡胶材质制成构件,加热导体囊内部设置有加热液体,加热导体囊外侧与构件腔内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使虹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使虹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9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的寡肽及其在制备降血糖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压注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