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1154.9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营;黄治新;何纤纤;任宪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5/18 | 分类号: | B32B15/18;B63G13/00;G06F30/20;G16C60/00;G06F30/15;B32B15/04;B32B15/14;B32B27/02;B32B9/00;B32B9/04;B32B27/32;B32B27/06;G06F111/10;G06F119/1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片 舰船 防护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到下依次包括:
钢板层(11)为低碳钢;
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12),为UHMWPE;
陶瓷层包括Ⅰ陶瓷层(21)、Ⅱ陶瓷层(22),为氧化铝陶瓷;
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为UHMWPE;
陶瓷层中,陶瓷层由两层相同规格正方形的陶瓷板交错拼接组成,Ⅰ陶瓷层(21)的正方形陶瓷块与Ⅱ陶瓷层(22)的正方形陶瓷块面积重叠四分之一;
钢板层(11)和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12)组成的前置层(1);Ⅰ陶瓷层(21)、Ⅱ陶瓷层(22)、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组成的抗侵彻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战斗部产生的破片群质量、初速和空间散布概率函数,确定破片群的威力等级;
S2根据已选择的各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破片群的威力,初步确定各层的厚度范围;
S3根据实际情况,暂定前置层(1)厚度;根据单枚破片侵彻防护结构的理论公式,确定陶瓷层和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取值和取值个数;
S4对不同厚度的陶瓷层和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匹配结构,构建破片群侵彻舰船防护结构的仿真模型,确定能抵御破片群侵彻的的优化结构构型;
S5根据优化结构构型的面密度和单位面密度吸收能,从中选择更优的结构;
S6可改变前置层(1)厚度,对比不同前置层(1)厚度防护结构抗破片群能力,优化选择;或者重新选择钢、陶瓷和纤维增强材料种类,对比不同材料种类防护结构抗破片群能力,结合材料性能、造价、工艺条件,优化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把单枚破片以破片群初速垂直侵彻威力作为破片群威力等级的基准,且战斗部产生的破片群质量、初速和空间散布概率函数的计算模型为:
(1)通过Mott模型描述破片群质量和质量分布规律
式中,N0表示破片总数;M表示战斗部壳体质量;表示破片的平均质量;N(m)为质量大于m的破片数;μi称为Mott破碎参数;i为维数;薄壁壳体以二维方式破碎成破片,则破片的平均质量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式中,δ0为壳体壁厚;d0为壳体内径;K是由炸药决定的常数;
(2)Gurney公式计算破片初速度v0
式中;k为修正系数,为战斗部的Gurney常数,β战斗部或装药的载荷系数;
(3)破片群空间散布概率函数
式中,表示预制破片沿弹轴方向的飞散角;表示飞散角数学期望,近似为为飞散角的标准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单枚破片垂直侵彻防护结构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分析抗侵彻层(2)的陶瓷层和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关系,确定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取值的参考值,根据参考值确定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取值和取值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单枚破片垂直侵彻防护结构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p为破片的塑性波速;dp和hp分别为破片的长度和厚度;εr和σsf分别UHMWPE的最大破坏应变和抗压强度;Mp1为第一阶段陶瓷层破碎锥角形成结束后的破片剩余质量;D靶板的成坑直径;h3、h4和hb分别为陶瓷层厚度、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和背板厚度;f(a)由以下公式求得:
其中,mm为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面密度,Mc破碎陶瓷锥角的质量,R破碎陶瓷锥角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破片群舰船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设计结构的单位面密度吸收能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ρl为钢板层(11)低碳钢密度,ρ2为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12)密度,ρ3为陶瓷层密度,ρ4为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密度,hl为钢板层(11)厚度,h2为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12)厚度,h3为陶瓷层厚度,h4为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23)厚度,m破片群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11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管加工用的离心制管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