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信息流特征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和功能划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2375.8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芮一康;徐畅;陆文琦;吴任飞;伊笑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67;G06F18/232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烨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信息 特征 高速公路 协同 场景 功能 划分 方法 | ||
1.考虑信息流特征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和功能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信息传递的交互性和精准性,对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进行场景分类;
步骤2:针对每一种场景,根据该场景下的业务需求,确定该场景所需的功能;
步骤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功能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中的整体重要度系数;
步骤4:采用聚类算法,根据功能整体重要度系数对功能业务进行聚类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信息流特征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和功能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进行场景分类具体为:首先判断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向,然后判断信息传递的方式;将场景分为:信息单向传递且传递方式为广播式的系统应用场景、信息双向传递且传递方式为广播式的系统应用场景、信息单向传递且传播方式为点对点的系统应用场景和信息双向传递且传播方式为点对点的系统应用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信息流特征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和功能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首先确定不同场景所对应的通信业务需求,然后通过通信业务需求确定每个场景所需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信息流特征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和功能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
步骤3.1:将安全、效率、服务、绿色以及经济这5个准则作为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将不同的场景作为场景层,将不同的功能作为功能层,将这5个准测依次编号;
步骤3.2:采用1-9的标度对准则层中的准则的重要度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准测层判断矩阵;将不同场景对同一个准则的重要度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场景层相对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记为场景层判断矩阵;将某个场景下的不同功能对该场景的重要度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功能层对场景层的判断矩阵,记为功能层判断矩阵;
步骤3.3:对每个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采用一致性比率CR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检验,如果CR大于预设的阈值,则认定判断矩阵合格,否则转步骤3.2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步骤3.4:计算每个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步骤3.5:计算整个系统中场景i的重要度系数Si:将准测层特征向量中的第t个元素的值作为第t个准则的权重Wt;将第t个场景层特征向量中第i个元素的值作为第t个准则下第i个场景的重要度系数Sit,则对第i个场景的重要度系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整个系统中场景i的重要度系数Si:
步骤3.6:将第i个功能层特征向量中第j个元素值作为场景i下的功能j的重要度系数Fij;
步骤3.7:计算每个功能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中的整体重要度性系数:F’ij=Si*Fij。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信息流特征的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场景和功能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Bi-K-means聚类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23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带高增益喇叭天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钢丝压延穿线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