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8481.7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唐乃林;王管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三川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D06N3/04;D06M15/21;D01F6/54;D01F1/09;D01F1/07;B32B27/30;B32B27/40;B32B27/02;B32B27/08;B32B27/12;B32B27/04;A41D31/02;A41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复合 阻燃 电弧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包括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面布织物层,所述面布织物层底面覆合有防水透湿功能的阻燃PU复合膜层,所述阻燃PU复合膜层的底面覆合有阻燃防火功能的阻燃针织布层。织物通过浸轧阻燃工艺使其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织物面料;所述阻燃PU复合膜层为无机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膜;所述阻燃针织布层为腈氯纶棉阻燃摇粒绒;所述面料层为斜纹机械弹面料。这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舒适性提高,具有超高防水透湿功能、高强且永久阻燃防火、永久抗静电以及耐酸碱的特点,解决了常规工装面料功能单一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面料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
背景技术
预防火灾是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主题。现代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大多数都是可燃的,它们的极限氧指数大都低于20%。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其中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这类合成高分子材料易燃,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地区所发生的火灾绝大多数是由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引燃导致的。面料作为服装制作材料在是人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现有的面料主要是通过合成纤维加工制成,这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热裂解和燃烧时可产生大量有毒且腐蚀性强的烟尘,在火灾中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怎样提高面料的阻燃、防电弧以及防水透湿功能已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阻燃、防电弧以及防水的面料,但是这类面料的功能都是单一性的存在,加工而成的产品只有单独的阻燃或防电弧或防水功能,功能单一,效果差,且面料的舒适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防水透湿、抗静电、耐酸碱且持久阻燃防火的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包括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面布织物层,所述面布织物层底面覆合有防水透湿功能的阻燃PU复合膜层,所述阻燃PU复合膜层的底面覆合有阻燃防火功能的阻燃针织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布织物层为织物通过浸轧阻燃工艺使其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织物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面布织物层上表面通过浸轧的方式附着有六碳含氟丙烯酸树脂,形成一超细的针床,使面布织物层表面的内聚力小于水的内聚力。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PU复合膜层为无机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膜,其由引入有无机粒子的聚氨酯材料加工而成,具有超高的防水透湿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针织布层为腈氯纶棉阻燃摇粒绒,其由改性腈纶纤维加工制成,所述改性腈纶纤维由丙烯腈和氯乙烯的共聚物经湿法纺丝制成,其兼具聚丙烯腈链结和聚氯乙烯链结,极限氧指数为26-37%,且其组织中织入有由复合导电纤维构成的导电丝,所述复合导电纤维由导电组份与非导电的主体聚合物通过复合纺丝板纺丝成型,所述导电组份由导电粒子与基质聚合物混炼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粒子为炭黑和金属化合物,所述基质聚合物为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导电纤维的电阻率<105Ω·cm。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针织布层中的复合导电纤维含量为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这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舒适性提高,具有超高防水透湿功能、高强且永久阻燃防火、永久抗静电以及耐酸碱的特点,解决了常规工装面料功能单一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面料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立体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复合阻燃防电弧面料结构剖视图。
图中:1、面布织物层;2、阻燃PU复合膜层;3、阻燃针织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三川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三川面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8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