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3000.1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林;田海波;彭亮;刘国柱;包冬生;宋冲;杨树义;南北彤;齐艳红;吴绍团;陈硕;宋迪帆;黄伟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45;E21D15/46;E21D15/50;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液压 支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全数字电液控制器及与其互连的全数字驱动器、全数字压力传感器、全数字行程传感器、全数字红外接收器、全数字姿态传感器;全数字电液控制器负责向整个系统发送指令并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向液压支架发送动作指令,通过全数字驱动器接收信号并控制相应电磁先导阀的开闭,实现液压支架的相应动作,实现24项单动作与39个成组动作;采用全数字架构,统一所有数据接口、统一所有数据类型、统一所有数据传输方式,系统中传感器均为数字信号输出,并通过CAN总线通信方式实现工作面系统的通讯,响应速度快,执行效率高,可靠性与稳定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综采自动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液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采煤工作面采用电液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电液控制系统中,以控制器为核心,对系统中压力、红外、行程、姿态传感器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并发送指令,通过电磁线圈驱动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动作,使支架达到预定的动作。
现有技术:
电液控制系统通过驱动器将工作面所有支架互联成为一个通信网络系统,进而实现众多支架间的协调配合关联动作,也可与采煤机位置检测装置协调配合实现采煤机位置检测及以采煤机运行位置为依据的支架自动控制,还可以承担工作面区域内的其他测控任务,并具备向更上一级或其他计算机联接通信的接口和能力。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目前技术中,电液控制系统多采用模拟信号或模拟+数字信号架构,同时组网方式多采用LIN总线技术,构建电液控制系统通讯网络,也有控制器网络选用无线互联技术,但都存在互联形式单一、可靠性差的缺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全数字电液控制器及与其互连的全数字驱动器、全数字压力传感器、全数字行程传感器、全数字红外接收器、全数字姿态传感器;
所述全数字电液控制器负责向整个系统发送指令并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向液压支架发送动作指令,通过所述全数字驱动器接收信号并控制相应电磁先导阀的开闭,实现液压支架的相应动作,实现24项单动作与39个成组动作;
采用全数字架构,统一所有数据接口、统一所有数据类型、统一所有数据传输方式,系统中传感器均为数字信号输出,并通过CAN总线通信方式实现工作面系统的通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采用全数字架构,统一所有数据接口、统一所有数据类型、统一所有数据传输方式,系统中传感器均为数字信号输出,并通过CAN总线通信方式实现工作面系统的通讯,响应速度快,执行效率高,可靠性与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数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3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