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穿刺的抗撕裂性PE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4515.3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马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祺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67/02;C08L5/04;C08L51/08;C08L71/02;C08K3/22;C08K5/09;C08K5/1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树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5 | 代理人: | 谢迁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穿 撕裂 pe 缠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穿刺的抗撕裂性PE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C6‑茂金属聚乙烯30‑60份、C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45份、低密度聚乙烯2‑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份,藻酸丙二醇酯为4‑5份、聚异丁烯2‑3份、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5‑8份、氧化锌2‑3.5份、硬脂酸2‑4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1.5‑3份、抗氧剂1011.5‑3份。C6‑茂金属聚乙烯和C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作为主要原料,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和氧化锌主要用于增加提高韧性,可提高抗穿刺性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主要起到良好的增韧作用,且耐低温性能优良,提高加工流动性;藻酸丙二醇酯具有良好的韧性,可提高本发明的抗穿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穿刺的抗撕裂性PE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E材料指的是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PE缠绕膜又称为PE拉伸膜、热收缩膜,是一种透明、富有弹性及强度柔软的塑料薄膜,它具有超强的拉伸性能、抗缓冲强度、抗刺穿防撕裂性能良好,厚度薄,性能价格比好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自黏性,因此能使物体裹成一个整体,防止运输时散落倒塌,包裹物体美观大方,可集装、防水、防尘、防散落及防盗等。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主要应用于物流、机械设备、外贸出口、电子等行业。
现有的PE缠绕膜以聚乙烯塑料膜为基材,配加优质的增粘剂,经加温、挤压、流延,再经激冷辊冷却而成,根据基材的密度不同,分为高聚乙烯缠绕膜、中密度聚乙烯缠绕膜、低密度聚乙烯缠绕膜。高的透明度有利于货物的识别;良好的穿刺性能及横向撕裂强度允许薄膜在高拉伸倍率下遇到货物尖锐的角或边不断裂;高的屈服点使保证后的货物更紧固。
现有的PE缠绕膜存在抗撕裂性能差、不耐穿刺,并且PE缠绕膜外观、气味不佳的问题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穿刺的抗撕裂性PE缠绕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PE缠绕膜存在抗撕裂性能差、不耐穿刺,并且PE缠绕膜外观、气味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穿刺的抗撕裂性PE缠绕膜,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C6-茂金属聚乙烯30-60份、C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45份、低密度聚乙烯2-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份,藻酸丙二醇酯为4-5份、聚异丁烯2-3份、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5-8份、氧化锌2-3.5份、硬脂酸2-4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1.5-3份、抗氧剂10102-3份。
优选的,所述PE缠绕膜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C6-茂金属聚乙烯25-50份、C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30份、低密度聚乙烯3-4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5份,藻酸丙二醇酯为5份、聚异丁烯2-3份、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6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2份、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1.5-2份、抗氧化剂10102-2.5份。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通过阴离子聚合向聚乙烯醇中引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得,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是以碳为主链、硅氧烷为侧链的亲水性共聚物,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01、称量0.03g聚乙烯醇与4mL二甲基亚砜溶液,加入0.0145g金属钠,在35℃容器中,搅拌反应2h,得到黄色浑浊溶液,即PVA-ONa引发剂;
步骤S02、量取3mLPVA-ONa引发剂和3mL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100mL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15min后,在60℃油浴中反应3h,反应3h后,加入盐酸终止反应,将pH调节至7,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后收取产物,将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12h,得到PVA-PDMS-OH共聚物,即聚乙烯醇接枝聚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祺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祺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4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