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迁移限值确定方法、设备、化学安全检测方法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0061.0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邱惠玲;朱镇海;黄理纳;方晗;欧阳彩丁;马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87 | 分类号: | G01N33/4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邹新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迁移 确定 方法 设备 安全 检测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产品的化学迁移限值确定方法、设备、化学安全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化学迁移限值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致敏物质的剂量反应数据,以及确定目标群体使用所述穿戴产品的出汗数据,其中,所述剂量反应数据包括致敏阈值和总致敏评估因子;基于确定的剂量反应数据和出汗数据,根据预设的公式得到所述穿戴产品的化学迁移限值,所述预设的公式为:化学迁移限值=致敏阈值/(穿戴产品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平均运动出汗率×日均运动时长×总致敏评估因子)。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有效降低穿戴产品的化学安全风险的前提下,降低穿戴产品的生产技术难度和成本,提高产品的标准符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敏物质化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产品的化学迁移限值确定方法、设备、化学安全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各类产品的化学安全检测中,通常都会针对有害物质设定限值,以保障产品不存在化学危害。目前,针对穿戴类的产品(记为穿戴产品)的化学安全检测方案为:检测穿戴产品样品中包含的有害化学物质总量,判定包含的有害化学物质总量是否低于设定的限值,从而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上述这种检测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在穿戴产品的实际使用中,穿戴产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并不会全部与皮肤进行接触,而只会有一部分迁移到皮肤表面或皮肤汗液中,只有迁移出的那部分有害化学物质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采用上述检测方案以确定穿戴产品中包含的有害化学物质总量是否低于总量限值的方式,来确定穿戴产品是否符合标准,会导致限制过于严格,大幅增加穿戴产品的生产技术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产品的化学迁移限值确定方法、设备、化学安全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旨在在保障穿戴产品的化学安全前提下,降低穿戴产品的生产技术难度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穿戴产品的化学迁移限值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致敏物质的剂量反应数据,以及确定目标群体使用所述穿戴产品的出汗数据,其中,所述剂量反应数据包括致敏阈值和总致敏评估因子;
基于确定的剂量反应数据和出汗数据,根据预设的公式得到所述穿戴产品的化学迁移限值,所述预设的公式为:化学迁移限值=致敏阈值/(穿戴产品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平均运动出汗率×日均运动时长×总致敏评估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目标致敏物质的剂量反应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致敏物质的名称或对应标识,从数据库中找到所述目标致敏物质对应的致敏阈值;
根据所述穿戴产品的特征信息,确定预设的各个修正因素所对应的修正数值,并根据确定的各个修正数值计算得到所述总致敏评估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各个修正因素包括:人种间的个体敏感差异、不同产品基质中物质致敏性差异、与皮肤的接触频率或持续时间差异、人体不同皮肤部位的过敏性差异;
所述根据确定的各个修正数值计算得到所述总致敏评估因子包括:将确定的各个修正数值相乘得到所述总致敏评估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目标致敏物质的剂量反应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穿戴产品的目标致敏物质信息和使用模式信息;所述使用模式信息包括:穿戴时与皮肤接触的部位信息、日均使用时长、应用模式/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目标群体使用所述穿戴产品的出汗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穿戴产品的使用模式信息,确定所述穿戴产品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平均运动出汗率和日均的运动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公式的确定方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0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