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1590.2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垒;靳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卓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42;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杨春永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电池 冲撞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属于电池防撞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框、外壳、夹紧组件、限位组件、定位组件和气囊组件;所述定位框位于外壳内侧,通过夹紧组件和限位组件可对定位框在外壳内侧的位置进行限定,并在发生冲撞时对安装框和电池进行缓冲;通过所述定位组件可对夹紧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在未发生冲撞前,保持安装框在外壳内侧的稳定,进一步的实现电池的稳定工作,所述气囊组件可在冲撞力度达到指定力度时开启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对电池受到的冲撞进行缓冲,提高保护电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防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也称二次电池;电动车在较为颠簸的路面行驶时,需要用到蓄电池用保护装置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目前现有的蓄电池用保护装置保护效果不佳,导致蓄电池在使用时,容易与箱体产生碰撞,造成蓄电池出现碰撞损坏的现象,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蓄电池用保护装置的实用性。
现有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在冲撞过程中电池的防护效果较差,不方便对电池进行多方位的防护,在未发生冲撞前会造成电池晃动,影响电池的工作效果。
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电池的防冲撞缓冲装置,包括:
安装框,用于与电池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外侧设有外壳,外壳和安装框之间安装有夹紧组件,用于对安装框在外壳内侧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安装框两端与外壳之间安装有限位组件,用于提高安装框在外壳内侧的稳定性;
所述夹紧组件和外壳之间安装有定位组件,用于对夹紧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在未发生冲撞前对夹紧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外壳内壁上还安装有气囊组件,用于在冲撞力度达到指定力度时对安装框进行缓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定位杆,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壁上,所述定位杆外侧套接有移动筒,所述移动筒两端和定位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移动筒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安装框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安装框两端,所述固定杆与定位杆平行,所述外壳内壁上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杆位于固定筒内侧,所述固定杆和固定筒之间安装有第二弹性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短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筒远离第一铰接座一侧,所述外壳上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侧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槽孔,所述移动杆位于外壳内侧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短杆接触,所述移动杆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和槽孔之间安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套接在移动杆外侧,用于调节移动杆在槽孔内侧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组件包括:
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壁上,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与短杆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外壳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内侧安装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与按压开关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卓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卓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1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