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铁基金属醇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1947.7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新;张赛航;种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1/091 | 分类号: | C25B11/091;C25B11/065;C25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金 属醇盐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铁基金属醇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镍盐和铁盐溶解于包含异丙醇,甘油以及去离子水的第一混合溶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步骤二: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持续搅拌30min至60min;步骤三:将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转移到高压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1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镍铁金属醇盐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镍铁基金属醇盐的制备方法,其在水热反应200℃下反应12小时的制备条件下,可以实现不同种类原料、不同镍铁元素比例的纳米级规则均匀形貌的镍铁基金属醇盐催化剂的制备,并且该镍铁基金属醇盐在析氧反应中在电流密度为10mA/cmsupgt;2/supgt;时的过电位可降低到215mV,可以极大减小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析氧反应催化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铁基金属醇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一直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特别是可持续和清洁能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碳中和共识下,氢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新一轮能源变革中的核心发展对象,在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氢能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关键在于氢电转换,而电解水制氢就是规模化绿色产氢的有效策略。
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是电解水制氢过程的瓶颈问题,因为其缓慢的反应动力学而需要高过电位。高效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加快这一多步质子耦合和电子转移的复杂转化过程。目前,二氧化铱和二氧化钌等商用催化剂可以有效加速OER中复杂的四电子转移过程,但贵金属的高价格和稀缺性极大地抑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因此,开发和利用兼具高活性和长稳定性的非贵金属OER催化剂迫在眉睫。
到目前为止,镍铁基催化剂是目前碱性OER中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催化剂。镍和铁这两个金属位点就像两个“最佳搭档”,可以多种方式协同,而产生优异的性能。金属醇盐作为一种具有有机-无机复合特性的纳米材料,具有金属离子化和形貌多样性的特点。然而,这类材料在OER催化剂中的研究和应用尚不多见,且其催化性能相比于商用催化剂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要获得形貌规则均匀,催化活性高的镍铁基金属醇盐,其合成条件在原料的选择,镍铁元素比例,温度时间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阻碍了镍铁基金属醇盐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的镍铁基金属醇盐的制备方法,其原料可选择的空间大,镍铁元素比例可任意调整,得到的纳米材料形貌规则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铁基金属醇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镍盐和铁盐溶解于包含异丙醇,甘油以及去离子水的第一混合溶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其中,所述镍盐为六水合硝酸镍,六水合氯化镍,硫酸镍,乙酸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铁盐为九水合硝酸铁,六水合氯化铁,硫酸铁,乙酸铁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镍盐和铁盐的总摩尔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51mmol/mL至1:102mmol/mL;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所述异丙醇,甘油以及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45:5:1至60:7.5:3;
步骤二、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持续搅拌30min至60min;
步骤三、将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转移到高压反应釜内,在200℃下反应1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镍铁金属醇盐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镍盐与所述铁盐的摩尔比为1:3至3:1。
优选地,所述镍盐与所述铁盐的摩尔比为1:3,1:1或3:1。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四:将所述镍铁金属醇盐催化剂用无水乙醇清洗多次后烘干,优选在60℃的烘箱中干燥24小时。
优选地,所述镍盐为六水合硝酸镍,所述铁盐为九水合硝酸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1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