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亲和力结合TET(X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5044.6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建;王和平;李莉;胡倩;禹定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6/40 | 分类号: | C07K16/40;C12N15/11;C12N9/02;G01N33/573;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和力 结合 tet x2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亲和力结合TET(X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单克隆抗体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人工合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截短型TET(X2)抗原,然后诱导、表达、纯化获得抗原蛋白,接着进行动物免疫,最终获得重链Fd段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轻链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中的单抗与TET(X2)蛋白亲和力值高达6.2×10supgt;‑10/supgt;nM,可有效应用于替加环素抗药性的快速检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单克隆抗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亲和力结合TET(X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替加环素是第三代四环素家族的抗生素成员,常用于治疗耐碳青霉稀类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TET(X)家族是一类单加氧酶,目前已发现有14个成员,TET(X)家族成员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可高达80%。TET(X)家族不仅对四环素家族的全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水解活性,而且是近年来发现了可以通过质粒转移的TET(X)家族成员基因,这可能会造成此基因在临床细菌建播撒及替加环素抗性的蔓延,导致临床细菌耐药性形势发生恶化。TET(X2)是TET(X)家族中最早发现的成员之一,最早发现于黄杆菌科细菌的固有染色体基因组中。目前学术界认为后来发现TET(X)家族的成员可能是由TET(X2)进化而来。因此在临床上快速检测临床菌株的TET(X2)对于临床抗生素用药及细菌耐药性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耐药性的常规检测方法多为肉汤微量稀释法、纸片法等,存在耗时长的缺点。因此,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已成为检验与临床关注的焦点。针对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光谱技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综合性分子诊断平台,宏基因组测序等等。虽耗时短,但是这些方法存在费用高昂,且对仪器设备及操作者要求过高的问题,因此,尚不容易普及,也难以及时指导抗感染治疗。
相比之下,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快速检测方法因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且检测成本相对较低、对设备和操作者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尚未有将该方法应用于TET(X2)蛋白检测中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亲和力结合TET(X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产品和应用。本发明首先人工合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截短型TET(X2)抗原,然后诱导、表达、纯化获得抗原蛋白,接着使用该抗原蛋白进行动物免疫,最终获得重链Fd段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轻链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中的单抗与TET(X2)蛋白亲和力值高达6.2×10-10nM,可有效应用于替加环素抗药性的快速检测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亲和力结合TET(X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CDR1、CDR2、CDR3,其中CDR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1所示;CDR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CDR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CDR1、CDR2、CDR3,其中CDR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CDR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CDR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未经深圳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5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