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地质状况探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5551.X | 申请日: | 202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原桂强;欧阳仕元;曹文生;陈尚周;刘粱金;雍征;林以齐;吴立坚;杨桂远;郑俊旺;郭松;王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任敏 |
地址: | 512325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地质 状况 探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地质预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矿井地质状况探测方法及装置。矿井地质状况探测方法包括:控制预设的多组收发线圈中的发射线圈每隔预设时间间隔依次向探测区域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多组收发线圈的线圈构造各不相同,且多组收发线圈分别作用于探测方向上的不同深度范围;依次通过多组收发线圈中的接收线圈采集预设时段内探测区域的电磁信号;基于所有接收线圈采集到的电磁信号,确定探测区域在探测方向上的地质构造信息。本方案可以提高地质状况探测的全面性和地质状况探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地质预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地质状况探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物开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溶洞或断层等地质构造。溶洞或者断层,容易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发生突水、突泥、坍塌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毁。这将会对矿体开挖、巷道掘进等施工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会干扰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因此,提前对工作面前方岩体进行地质探测,掌握前方地质结构情况与含水可能性,对减小井下事故发生概率,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地质状况探测方法无法实现地质状况的全面探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井地质状况探测方法及装置,用于对巷道进行超前地质探测,且可以提高地质状况探测的全面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矿井地质状况探测方法,包括:
控制预设的多组收发线圈中的发射线圈每隔预设时间间隔依次向探测区域发射一次脉冲磁场;所述多组收发线圈的线圈构造各不相同,且所述多组收发线圈分别作用于探测方向上的不同深度范围;
依次通过所述多组收发线圈中的接收线圈采集预设时段内所述探测区域的电磁信号;
基于所有所述接收线圈采集到的所述电磁信号,确定所述探测区域在所述探测方向上的地质构造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组收发线圈中包括第一组收发线圈、第二组收发线圈及第三组收发线圈;所述第一组收发线圈、所述第二组收发线圈及所述第三组收发线圈分别作用于所述探测方向上由浅至深的第一深度范围、第二深度范围及第三深度范围;
所述第一组收发线圈中的第一发射线圈的中心点与第一接收线圈的中心点重合,且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的半径;
所述第二组收发线圈中的第二发射线圈的中心点与第二接收线圈的中心点重合,且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接收线圈的半径;
所述第三组收发线圈中的第三发射线圈的中轴线与第三接收线圈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三发射线圈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三接收线圈的中心点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收发线圈中的发射线圈的匝数不等于接收线圈的匝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预设的多组收发线圈中的发射线圈每隔预设时间间隔依次向探测区域发射一次脉冲磁场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探测方向,调整各组所述收发线圈所在的平面与巷道顶板之间的角度,以控制每组所述收发线圈的中轴线均指向所述探测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预设的多组收发线圈中的发射线圈每隔预设时间间隔依次向探测区域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包括:
控制预设电流源基于预设时间间隔依次向多组收发线圈中的发射线圈中通以阶跃电流,以控制所述发射线圈向所述探测区域发射一次脉冲磁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有所述接收线圈采集到的所述电磁信号,确定所述探测区域在所述探测方向上的地质构造信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未经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5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