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封堵止血功能的加强型支气管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5626.4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付强;彭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李彬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封堵 止血 功能 加强型 支气管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封堵止血功能的加强型支气管导管,涉及支气管导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插管本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气管通道、第一充气通道、第二充气通道;第一充气套囊,设于所述插管本体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相连通。本发明能在无痛纤支镜诊疗时先通过纤支镜引导置入加强型支气管导管,连接氧气,实现气道内给氧,避免血氧下降,如仍出现血氧下降,可用气囊封闭后加压给氧,并在气道狭窄患者使用可通过气道狭窄部位进行远端支气管给氧,保证氧供,避免治疗时狭窄部位出血、水肿导致窒息,当气道内出血时可采用纤支镜引导封堵健侧肺进行单肺通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支气管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封堵止血功能的加强型支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主要适用于临床麻醉、急救及复苏时快速建立人工呼吸通道以维持气道通畅的患者。
肺结节、肺部感染等需行纤支镜诊疗,但无痛普及率不高,限制了发展,主要与当前麻醉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关。
当前无痛纤支镜麻醉及通气方式主要有三种:
1、保留自主呼吸的不插管全麻
优点:操作简单、苏醒快。
缺点: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舌后坠等导致低氧血症,安全性不高。
2、喉罩全麻
优点:能有效预防全麻可能出现呼吸抑制、舌后坠等导致的低氧血症。
缺点:在气道内发生大出血时因气道压升高,通气效率下降,且不能进行有效的肺隔离,临时更换气管导管可能延误抢救时机。
3、气管插管全麻
优点:能安全有效的维持氧供,突发大出血时可在放入封堵器后,通过气管导管可对健侧肺给氧,保证氧供。
缺点:常规气管插管刺激较大,需要的麻醉深度较大,并可能导致苏醒时间延长,舒适度较前面的方法降低。突发大出血时需临时放入封堵器,可能延误抢救时机。
4、双腔管全麻
优点:能有效的对双肺进行隔离,在巨大肺脓肿、大出血时可有效保护健侧肺。
缺点:双腔管外径粗而内镜小,不利于通过较粗的支气管镜进行镜下诊疗;双腔管气管插管刺激大,一般需使用肌松药,导致苏醒时间延长,并有可能损伤声门,舒适度较前面的方法更低;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中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显著提高麻醉的安全性的支气管导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封堵止血功能的加强型支气管导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麻醉方法及其支气管导读不易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备封堵止血功能的加强型支气管导管,包括:
插管本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气管通道、第一充气通道、第二充气通道,其中,插管本体的长度为19-41cm;
第一充气套囊,设于所述插管本体的前端,且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相连通;
第二充气套囊,设于所述插管本体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充气套囊的后方,所述第二充气套囊与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相连通;
第一充气导管,设于所述插管本体的后端,且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相连通;
第二充气导管,设于所述插管本体的后端,且与所述第二充气通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中心医院,未经湘潭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5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