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球形氧化铝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7879.5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1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张奋航;魏测武;石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30 | 分类号: | C01F7/3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易丹 |
地址: | 6251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球形 氧化铝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球形氧化铝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低沸点的有机铝加热气化;S2、气化气体与天然气和氧气混合燃烧;S3、燃烧产物经分布器分散进入水中,形成氧化铝悬浮液;S4、将所述氧化铝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纳米球形氧化铝。该方法以低沸点的有机铝为原料,将原料加热气化后与天然气和氧气混合燃烧生成燃烧产物,燃烧产物入水快速降温,并实现气固分离,形成氧化铝悬浮液,经喷雾干燥即获得纳米球形氧化铝。工艺流程简单,制备过程中无污染物质产生,对设备要求低,获得的纳米球形氧化铝分散性好、颗粒形状规则、尺寸均一,球形度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球形氧化铝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球形氧化铝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流动性好、收缩率低,耐磨性好,绝缘性能强及电阻率高等优点,在精密陶瓷、抛光、研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长。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制备纳米球形氧化铝,例如,专利CN1810646A公开的一种高纯纳米氧化铝的连续化制备工艺,采用三氯化铝经高温气化后,与氢气和氧气混合燃烧,三氧化铝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水分和高温进行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纳米氧化铝和氯化氢,经气固分离获得纳米氧化铝。但其以三氯化铝为原料,含有氯元素,腐蚀性强,对生产设备要求高;后续需要进行脱氯处理,工序复杂;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成本较高,
例如,专利CN108483474A公开的一种纳米级球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采用可溶性铝盐(如Al(NO3)3·9H2O)依次溶于去离子水、柠檬酸铵溶液和无水乙醇中,然后导入水热反应釜内进行水热反应获得沉淀物,沉淀物洗涤、干燥后经研磨获得纳米级球形氧化铝颗粒。其制备过程中大量使用柠檬酸铵溶液、无水乙醇等试剂,生产成本及后续废水处理成本高;是经研磨获得最终的纳米级球形氧化铝产品,存在产品的球形度不易控制,颗粒形状不规则,尺寸均一性较差等问题,影响产品的应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纳米球形氧化铝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低沸点的有机铝作为原料,将原料加热气化后与天然气和氧气混合燃烧生成燃烧产物,燃烧产物入水快速降温,并实现气固分离,形成氧化铝悬浮液,经喷雾干燥即获得纳米球形氧化铝。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制备过程中无污染物质产生,对设备要求低,获得的纳米球形氧化铝分散性好、形状规则均一,球形度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球形氧化铝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低沸点的有机铝加热气化;
S2、气化气体与天然气和氧气混合燃烧;
S3、燃烧产物经分布器分散进入水中,形成氧化铝悬浮液;
S4、将所述氧化铝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纳米球形氧化铝。
优选地,所述低沸点的有机铝包括异丙醇铝、正丁醇铝、叔丁醇铝、仲丁醇铝和三乙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低沸点的有机铝包括有机铝A和有机铝B,所述有机铝B的沸点高于所述有机铝A的沸点,所述有机铝A与有机铝B的摩尔比为1:0.05~0.8。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有机铝在气化炉内加热气化,温度为150~250℃。
优选地,所述气化气体经引风机引入燃烧室内与天然气和氧气混合燃烧,所述有机铝、氧气和天然气的摩尔比为1:14~18:0.5~2。
优选地,所述气化气体经引风机引入燃烧室,所述气化气体的引入流量为0.5~2.5L/min,在所述燃烧室内完全燃烧,所述燃烧室内的温度为1100~1500℃。
优选地,所述燃烧产物由所述分布器导入悬浮槽中,所述分布器的出口位于所述悬浮槽的液面深度0.5m及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7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