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0303.4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梁茹;周党生;黄晓;陈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阻抗 测量 流程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将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检测设备接入上位机,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运行在上位机上;用户对自定义参数数据表设定,将自定义参数数据表导入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对导入数据表进行解读;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将解读的信息下发至所述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所述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阻抗测量装置的扰动电压发生单元输出扰动电压;该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只需在测量开始前确定好相关参数信息,自动对光伏电站、风电场、风电机组及光伏逆变器进行阻抗测量,大大地提高了阻抗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减小了人工成本,降低了阻抗测量中的错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并网装置阻抗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装置通过变流器的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了极大影响,如电网的频繁震荡、高频谐振等问题。因此,新能源发电装置的阻抗测量及分析成为迫切需求。
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735395.2公开了扰动频率与扰动幅值自适应控制的阻抗测量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阻抗测量装置包括扰动注入单元和扰动控制单元。所述阻抗测量方法通过插值预测待测阻抗,根据预测阻抗的幅值调节注入扰动的幅值大小,根据预测阻抗与实际测量阻抗的误差判断阻抗的线性度,调节下一频率步长。
上述专利中均提及阻抗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流程,但是数据处理流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人工参与,人员投入成本较大,自动化程度较低;同时数据处理出错的概率较高,多次重复测量会导致时间成本增加,降低数据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该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只需在测量开始前确定好相关参数信息,自动对光伏电站、风电场、风电机组及光伏逆变器进行阻抗测量,大大地提高了阻抗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减小了人工成本,降低了阻抗测量中的错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阻抗测量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提供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阻抗测量装置、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上位机、检测设备及被测对象,所述阻抗测量装置包括扰动电压发生单元,所述上位机与所述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阻抗测量装置与所述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阻抗测量装置与电网及被测对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检测设备接入上位机,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运行在上位机上;
步骤二:用户对自定义参数数据表设定,所述自定义参数数据表设定包括:阻抗计算公式;
步骤三:将自定义参数数据表导入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对导入数据表进行解读;
步骤四:所述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将解读的信息下发至所述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所述阻抗测量装置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阻抗测量装置的扰动电压发生单元输出扰动电压;
步骤五:所述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下发检测信号至所述检测设备,自动从所述检测设备读取被测对象实时的电压电流数据并保存;
步骤六:当检测到检测设备测量完成且所有数据保存完成后,所述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阻抗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每个频率点的阻抗值并绘制阻抗特性曲线。
优选地,所述自定义参数数据表设定还包括:扰动电压频率、扰动电压幅值、扰动电压相位、每个频率点持续时间th、每个频率点暂停时间ts、每个频率点延时时间t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0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的便携式洗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性沼渣生物炭耦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