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92194.X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6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文超;宋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8 | 分类号: | A01G9/18;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气 大棚 碳循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属于农用大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和充放气功能来自动调节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本发明的碳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定二氧化碳浓度‑时间点计划表;步骤2:将大棚内的空气吸入内仓;步骤3:调用计划表并执行;步骤4: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步骤5:比对二氧化碳浓度;步骤6:增大二氧化碳浓度;步骤7:减小二氧化碳浓度;步骤8:结束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调整。本发明在保持进气和排气的流速相同时,气仓能够保持总气压和拱起的姿态不变,将外仓或内仓的气体进行更换,充气大棚可以自动充放气,自动调节棚内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碳循环的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活动及生产生活中,在很多场所需要易装卸、可拆迁的建筑物,该建筑物既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也可以基本满足人们临时的生活使用需求,市面上应运而生了充气结构的塑料大棚,该大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农用充气大棚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温室,农作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在夜间吸收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现有农用大棚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和充气大棚本身的充放气功能来自动调节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无法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干预。
因此急需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解决现有大棚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和充放气功能来自动调节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利用一种充气大棚,所述充气大棚包括气仓、窗体和控制器,窗体和控制器分别与气仓连接,所述气仓包括外壁、内壁和隔膜,所述外壁与隔膜形成的空间为外仓,内壁与隔膜形成的空间为内仓,所述窗体为气囊;
所述碳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定二氧化碳浓度-时间点计划表;
步骤2:将大棚内的空气吸入内仓;
6时将含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内部空气存入内仓;
步骤3:调用计划表并执行;
如果到达计划表中的预定时间点,执行步骤4;
如果到达计划表中的结束时间点,执行步骤8;
步骤4:检测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5:比对二氧化碳浓度,依据比对结果分别执行步骤3、步骤6或步骤7;
比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测值和预设值,如果实测值与预设值的差值在预设值的±1%以内,执行步骤3;
如果实测值与预设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值的-1%,执行步骤6;
如果实测值与预设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值的1%,执行步骤7;
步骤6: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包括如下分步骤;
分步骤61:所述控制器关闭窗体;
分步骤62:控制器向外仓内充气,内仓向大棚内排气;
分步骤63:执行本步骤单位时间后执行步骤4;
步骤7:减小二氧化碳浓度,包括如下分步骤;
分步骤71:所述控制器开启窗体;
分步骤72:控制器向内仓内充气,外仓向大棚外排气;
分步骤73:执行本步骤单位时间后执行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2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