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92390.7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唐纬坤;江学良;姚楚;卢虹;陈雅娜;高健;梁锦;吴小艳;梁舒恒;张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51/02 | 分类号: | A61K51/02;A61K51/12;A61P35/00;C01B32/05;A61K103/32;A61K101/00;A61K103/00;A61K101/02;A61K103/30;A61K103/20;A61K10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刘奉丽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碳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放射性碳微球包括多孔碳微球和包含放射性核素的络合物;其中,多孔碳微球具有介孔结构,介孔的平均孔径为2~15nm;包含放射性核素的络合物分布于介孔的孔洞内;多孔碳微球的比表面积为6~30msupgt;2/supgt;/g,多孔碳微球的介孔平均孔径为2~15nm。本发明中的放射性碳微球对放射性核素负载率高,静置流失率和振动流失率低,有效提高了放射性碳微球的运输储存期间的安全性,提升放射性碳微球的医学应用可能性;而且,该放射性碳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作为其中一种疗法,对癌症患者定位提供放射性材料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放射性材料被掺入到可以直接植入癌实体瘤中的小颗粒中,利用放射性元素释放的α或β射线来实现局部细胞杀伤,降低对肿瘤细胞周围正常细胞的影响,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提升安全性。
近年来发展的选择性内照射治疗(SIRT)技术,就是将放射性材料制备成具有规则尺寸的微球,用于注入到目标器官的动脉血液供应中,利用特定部位毛细血管和微球尺寸形成栓塞,将放射性微球固定到病灶部位,利用放射性元素发射的射程极短的射线杀伤周围肿瘤细胞,避免微球在血液中流到不希望的地方而造成副作用。
目前SIRT技术存在多种具体应用。其中一种是玻璃微球,其通过将89Y2O3作为成分制备成玻璃微球,并需要将其在核反应堆中进行中子轰击从而转化成放射性的90Y。该种微球存在诸多问题,玻璃微球密度较大(3.6g/mL),显著高于血液的平均密度(约1.1g/mL),因此较易在血液中提前沉降,在注射时需一次性快速注射,利用血液湍流减少沉降,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核反应堆资源较难获取,导致原料供应不稳定,并且辐照后会产生释放γ射线的同位素,产生副作用。另一种是90Y负载的树脂微球,其采用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作为载体,其密度与血液的较为接近,不存在易沉降的现象,但在树脂微球制备和负载上存在较高技术难度,且其可能存在Y元素脱落流失的情况,存在一定副作用的可能。
近年来,碳材料微球在吸附、催化、药物输送、能量储存等方面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碳材料一般分为实心碳材料微球、空心碳材料微球、多孔碳材料微球三种。其中,多孔碳材料微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高吸附性等优良的性质,在电池、吸附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碳材料微球作为吸附载体用于负载药物乃至是放射性元素已有了一定研究,但公开内容较少,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碳微球无法同时实现负载率高、放射性元素流失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放射性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中的放射性碳微球对放射性核素负载率高,静置流失率和振动流失率低,有效提高了放射性碳微球的运输储存期间的安全性,提升放射性碳微球的医学应用可能性;而且,该放射性碳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放射性碳微球。该放射性碳微球包括多孔碳微球和包含放射性核素的络合物;
其中,所述多孔碳微球具有介孔结构,所述介孔的平均孔径为2~15nm;所述包含放射性核素的络合物分布于所述介孔的孔洞内;
所述多孔碳微球的比表面积为6~30m2/g。
本发明中,所述多孔碳微球的粒径可为1~150μm,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10~6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2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污染检测用拢散式跨维取样件
- 下一篇:一种高压耐磨浮动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