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辅助恢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4665.0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4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英;刘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辅助 恢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辅助恢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U型框架;第一转轴,架设在U型框架中;两个肋部固定板,分别设在U型框架的横向板与第一转轴之间,且对称分布,两个肋部固定板分别与U型框架的两个侧板滑动连接;两个凸轮,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两侧;筒体,架设在U型框架的一侧;透气板,其内部通过透气板被分隔为进气腔、出气腔;调节板,设在密封筒体中;第一转轴的一端穿透U型框架、筒体,与透气孔调节板连接;当第一转轴上的两个凸轮推动两个肋部固定板向靠近U型框架的横板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调节板进行转动对透气板的透气孔大小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增强呼吸训练强度,有助于提高呼吸训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辅助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呼吸道受损的患者在术后虽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但由于其长时间的依赖呼吸机供氧,因此容易造成呼吸肌麻痹、呼吸功能下降以及肺活量大大降低的问题,患者要进行有序的呼吸锻炼才能逐步恢复其呼吸机能,这便需要使用到用于锻炼患者肺活量的呼吸恢复器。
现有专利CN111773065B中公开了一种胸廓腹部联合辅助呼吸装置,其具体公开了,包括胸廓呼吸辅助装置,胸廓呼吸辅助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件,胸部呼吸辅助装置通过连接线与腹部辅助呼吸装置相连,胸廓呼吸辅助装置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呼吸频率调节旋钮、通气量表和压力表,控制装置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胸廓装置气泵和腹部装置气泵。该专利可实现对患者吐气的力道进行准确的判断,既加强对患者呼吸肌的恢复锻炼效果,也帮助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精准的把控患者的恢复进展。但是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当其处于不同的训练期,其自身的呼吸机能的恢复程度不同,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呼吸辅助康复训练时,需要针对患者的康复情况逐步地增强呼吸训练强度,通过循序渐进对患者进行不同的辅助呼吸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该专利的辅助呼吸装置不能实现对处于不同呼吸恢复阶段的患者进行不同训练强度的练习,不能满足患者的不同训练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辅助恢复装置,用以实现对患者进行不同训练强度的呼吸辅助训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吸辅助恢复装置,包括:
U型框架;
第一转轴,架设在U型框架中,且其两端分别与U型框架的两个侧板转动连接,
两个肋部固定板,分别设在U型框架的横向板与第一转轴之间,且对称分布,两个肋部固定板分别与U型框架的两个侧板滑动连接;
两个凸轮,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两侧;
筒体,架设在U型框架的一侧;
透气板,其内部通过透气板被分隔为进气腔、出气腔;
调节板,设在密封筒体中;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透U型框架、筒体,与透气孔调节板连接;
其中,驱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实现第一转轴上的两个凸轮推动两个肋部固定板向靠近U型框架的横板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调节板进行转动对透气板的透气孔大小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两个背部固定板,分别对称设在U型框架的横向板内壁的两侧;
两个第一伸缩杆,其固定端分别与两个背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其伸缩端与两个肋部固定板固定连接;
两个第二伸缩杆,其固定端分别与两个肋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其伸缩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其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
两个所述凸轮的中心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滑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块均与第一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4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