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现场作业装备安全区域定位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6783.5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圣杰;张强;谷万江;田浩杰;赵宇东;代宇;于洪颜;宋飞;康勇;高宁;崔晖;张成文;孙长春;金晓非;田洪滨;张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631;G06Q10/0635;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覃曼萍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现场 作业 装备 安全 区域 定位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现场作业装备安全区域定位识别系统,包括安全作业管理系统,所述的安全作业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终端、定位模块、移动作业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不按安全规定穿戴防护设备或不按规定存放有危害性工具进行生产工作的员工来说,危险性极大的问题,实时监控作业人员是否正确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将RFID电子标签安装于必备工装及劳保用品,如工装服、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鞋、工具箱、绝缘垫等,利用RFID接收器对RFID电子标签的实时读取,实现监控作业人员是否按要求穿戴工装及劳保用品,保障作业安全,且本发明实现现场作业安全区域定位的智能化管理通过RFID接收器读取到的RFID标签信息及系统算法计算,可以对设置的安全区域内进行人员监控,实现现场作业安全区域定位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现场作业装备安全区域定位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完整的RFID系统由阅读器(Reader)、电子标签(Tag)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依据其标签的供电方式可分为三类,即无源RFID,有源RFID,与半有源RFID。在无源RFID中,电子标签通过接收射频识别阅读器传输来的微波信号,以及通过电磁感应线圈获取能量来对自身短暂供电,从而完成此次信息交换。因为省去了供电系统,所以无源RFID产品的体积可以达到厘米量级甚至更小,而且自身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使用寿命较长。但作为代价,无源RFID的有效识别距离通常较短,一般用于近距离的接触式识别。无源RFID主要工作在较低频段125KHz、13.56MKHz等,其典型应用包括:公交卡、二代身份证、食堂餐卡等。
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阅读器散发的磁场后,标签中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为芯片和天线供电,天线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芯片,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芯片将发送出存储在标签芯片中的预设信息或经过计算的信息。
目前,有部分生产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对于部分不按安全规定穿戴防护设备或不按规定存放有危害性工具进行生产工作的员工来说,危险性极大,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强制要求员工按安全规定生产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现场作业装备安全区域定位识别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现场作业装备安全区域定位识别系统,包括安全作业管理系统,所述的安全作业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终端、定位模块、移动作业终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移动作业终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统计,并进行定位计算;所述控制终端,为RFID读取器和该控制读取器的计算机,负责对安全防护装备进行管理,作业人员与物品跟标签的关联,人员、物品的档案管理,定位区域管理以及数据的查询和统计;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区域地图展示,人员位置定位以及对超过安全范围内的人员或设备告警输出。
所述的移动作业终端为设置在生产设备上的RFID电子标签,读取工具信息,并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的定位模块使用RFID将工作现场的位置标记为三维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
所述的移动作业终端读取工人和设备的信息并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移动作业终端和定位模块传来的数据,向移动作业终端的工人发送作业要求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6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