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滑移率实时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2854.8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熔;王思宇;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28 | 分类号: | G01L5/2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反力式 汽车 制动 检验 滑移 实时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滑移率实时检测仪,包括滚轮式计米轮、频率信号变送器、USB3200N模拟信号采集卡、码盘安装支架及码盘支架与第三滚筒摆动支承臂联接爪。通过码盘支架联接爪与第三滚筒摆动支承臂紧密联接在一起,码盘支架安装在码盘支架联接爪上,进而可以使得滚轮式计米轮上的可以测得滚筒线速度的编码器,去测量第三滚筒的实时速度,将速度转换成脉冲信号,通过频率信号变送器,输入进USB3200N模拟信号采集卡,最终上传至计算机。本检测仪的优点:可以得到实时的滑移率曲线,也设置了当驱动电机停机时数据采集自动结束,可得到其停机时瞬时的滑移率,同时结构简单、经济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滑移率实时检测仪,其可以将在检测过程瞬时滑移率在计算机上生成曲线,以便可以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见车辆制动检测机构主要是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其检测车轮最大制动力的方法是利用第三滚筒测量滑移率,当滑移率达到临界滑移率值时,将此时制动力的值作为最大制动力。
由滚筒驱动装置去带动前后滚筒进行转动,前后滚筒带动车轮进行转动,车轮带动第三滚筒转动,记此时速度为v1,所以第三滚筒的速度即为车轮的速度。踩下制动踏板,车轮的速度瞬间下降,第三滚筒速度也同时下降,记此时速度为v2,制动台前后滚筒速度不变为v1,滑移率为S=(v1-v2)/v1。因为第三滚筒控制驱动电机自动停机的方法会导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控制过程的实时性要求高,往往会造成控制的延迟,导致电机停止过晚,因此处于检测中的轮胎将不可避免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剥伤,轮胎寿命就会大大缩短;同时对驱动电机也会有损伤。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对滑移率实时检测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测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常见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滑移率检测仪现存对滑移率实时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洁、操作简单的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实时滑移率检测仪。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台滑移率实时检测仪,包括:第三滚筒4、制动台前滚筒5、制动台后滚筒6、滚轮式计米轮1和编码器14,所述第三滚筒4分别与制动台前滚筒5和制动台后滚筒6平行布置,所述制动台前滚筒5和制动台后滚筒6通过链条2连接,所述制动台后滚筒6由驱动电机8驱动带动制动台前滚筒5同步转动,所述编码器14固定在码盘支承摆动臂12上,码盘摆动臂支承轴16和码盘安装支架7螺栓连接,通过码盘支架7固定在第三滚筒摆动支承臂3两个滚轮式计米轮1分别测量汽车左右轮接触的第三滚筒的速度,固定在码盘支承摆动臂12上的压紧测速轮弹簧9用于滚轮式计米轮1在测量过程中紧密贴合第三滚筒4上;通过计米轮1上的编码器14,将测量速度转换成NPN增量型脉冲信号,经由频率信号变送器,输入进USB3200N模拟信号采集卡24,最终上传至计算机。
进一步地,在计算机上用libview进行编程处理,其程序运行开始,数据采集卡并不开始采集,在程序中设置条件触发,当踩下制动踏板,数据采集正式开始,数据采集过程中在计算机上显示实时的滑移率曲线图,数据采集结束的信号由制动滚筒驱动电机8停止工作的瞬时时刻发出,程序结束将过程中测到的滑移率生成至一个文档。
进一步地,所述码盘安装支架7通过螺栓10安装在在码盘支架联接爪17的T型槽螺母导轨11上,通过松紧螺栓10使其沿着T型槽螺母导轨11横向滑动和固定,再用顶丝18将码盘支架联接爪17固定在第三滚筒摆动支承臂3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滚轮式计米轮1接线方式相同,用24V开关电源供电确保编码器14正常工作,编码器接线端15中的信号输出端20与频率信号变送器信号接收端21相连,另一个频率信号变送器信号接收端23再额外引出一根线串联2K的电阻28与电源正极27连接,频率信号变送器22的另一个频率信号变送器信号接收端23与电源负极19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2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