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运行的智慧雨污分流截流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3894.4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程霞风;郑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4;E03F5/22;E03F5/14;E03F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运行 智慧 分流 截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运行的智慧雨污分流截流井,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筒体,筒体两侧连通有进水管、排雨管,筒体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筒体内底部安装有两台潜污泵,两台潜污泵进水口与筒体内连通,两台潜污泵的出水口共接连接有强排管,强排管分成两路并分别连通安装有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分别与液位传感器、雨量计、潜污泵、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控制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各种状态下的运行模式,达到雨污分流和防止管网系统内涝的运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截流井领域,具体是一种多模式运行的智慧雨污分流截流井。
背景技术
截流井是合流管道或雨水管道中一个重要的附属构筑物,传统的堰式截流井、槽式截流井和槽堰式截流井,均没有实现对不同情况下的流水进行分别处理,导致截污效果差,智能化程度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使新建、改建、扩建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截流井的设计做到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智能方便,出现了一体化截流井;
常规一体化截流井通过仪器监测数据,将雨水和污水自动分流到各自的管道中,仅实现“晴天截污,初期雨水截流,大雨直排”的功能,但是当河道水位较高,河道常水位高于进水管底时,降雨结束后,截流井上游大量雨水管道仍淹没在河道水位以下,存在大量雨水(残雨),没有进一步实现雨污分流,后期大量雨水(残雨)还会排往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降低,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且常规的一体化截流井没有考虑到管网系统应急停电状态下的安全行洪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式运行的智慧雨污分流截流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一体化截流井没有实现雨污分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模式运行的智慧雨污分流截流井,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顶部设置有雨量计,筒体一侧连通有进水管,筒体另一侧连通有排雨管,筒体内位于排雨管连通位置安装有下开式闸门,筒体内靠近进水管连通位置、排雨管连通位置分别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筒体内底部安装有两台潜污泵,两台潜污泵进水口与筒体内连通,两台潜污泵的出水口共接连接有两路强排管,其中一路强排管中连通安装有第一电动蝶阀、另一路强排管中连通安装有第二电动蝶阀,两路强排管中其中一个强排管连通至污水管网、另一个强排管连通至雨水管网,还包括设于筒体的控制柜,所述液位传感器、雨量计分别与控制柜信号传递电连接,所述控制柜还分别与潜污泵、下开式闸门、第一电动蝶阀、第二电动蝶阀控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位于进水管连通位置设置有提篮格栅,筒体内固定有格栅导轨,所述提篮格栅滑动安装于格栅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还固定有包围排雨管连通位置的溢流堰板,溢流堰板包围区域顶部敞开与筒体内连通,溢流堰板中设有门洞,所述下开式闸门安装于门洞中。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还设有水压传感器、压力管,所述水压传感器通过压力管与筒体内连通,水压传感器与控制柜信号传递电连接。
本发明通过控制各种状态下的运行模式,达到雨污分流和防止管网系统内涝的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模式运行的智慧雨污分流截流井,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筒体24,筒体24顶部设有井口,井口上盖合安装有井盖20,井口内部安装有安全格栅18,筒体24顶部还设有通风管21、雨量计22、控制柜23,通风管21与筒体24内部连通,雨量计22与控制柜23信号传递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3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断电复位型过载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