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现实的画面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4263.4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4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蔡一新;连辉;褚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不鸣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96 | 分类号: | H04N13/296;G06T19/00;G06F3/01;H04N13/204;H04N13/332;H04N1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现实 画面 渲染 方法 装置 设备 程序 产品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画面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涉及计算机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瞳距数据;基于所述瞳距数据将虚拟空间中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调整至第一相对位置,所述虚拟空间与所述AR设备的图像采集环境之间存在映射关系;获取偏移矩阵,所述偏移矩阵是与AR设备佩戴者对应的相机偏移数据;以所述偏移矩阵对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进行位置校正,并基于虚拟物体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数据,通过校正后的渲染相机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渲染,得到所述虚拟物体在所述AR设备的图像采集环境中的渲染结果,在视觉效果上,提高了虚拟物体与实体物体的贴合程度,改善了AR设备渲染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画面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是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甚至是实现超越现实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延伸,相对来说,AR设备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携等特点。VR、AR、MR(Mediated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同属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技术中,在AR云渲染方案中,渲染引擎会根据算法返回的SLAM(Simultaneous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数据和物体检测数据,在AR坐标系中渲染被检测物体的3D模型,从而将实体对象与映射到虚拟空间当中,实现虚实结合的效果。
然而,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在SLAM数据和物体检测数据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情况下,模型渲染的结果在设备中的视觉感受和现实物体仍不贴合,即基于视觉效果,虚拟物体与现实物体贴合度较低,渲染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画面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能够使渲染所得的虚拟物体与实体物体实现在视觉效果下的贴合。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画面渲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瞳距数据,所述瞳距数据用于指示虚拟现实AR设备佩戴者对应的瞳距;
基于所述瞳距数据将虚拟空间中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调整至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下所述渲染相机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瞳距数据对应,所述虚拟空间与所述AR设备的图像采集环境之间存在映射关系;
获取偏移矩阵,所述偏移矩阵是与所述AR设备佩戴者对应的相机偏移数据,所述偏移矩阵用于对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进行物体重合性调整;
以所述偏移矩阵对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进行位置校正,并基于虚拟物体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数据,通过校正后的渲染相机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渲染,得到所述虚拟物体在所述AR设备的图像采集环境中的渲染结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画面渲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瞳距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瞳距数据,所述瞳距数据用于指示虚拟现实AR设备佩戴者对应的瞳距;
位置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瞳距数据将虚拟空间中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调整至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下所述渲染相机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瞳距数据对应,所述虚拟空间与所述AR设备的图像采集环境之间存在映射关系;
偏移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偏移矩阵,所述偏移矩阵是与所述AR设备佩戴者对应的相机偏移数据,所述偏移矩阵用于对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进行物体重合性调整;
渲染结果获取模块,用于以所述偏移矩阵对与双瞳分别对应的渲染相机进行位置校正,并基于虚拟物体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数据,通过校正后的渲染相机对所述虚拟物体进行渲染,得到所述虚拟物体在所述AR设备的图像采集环境中的渲染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不鸣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不鸣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4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