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架辅助支架及灶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8619.1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李林洪;颜运宇;任有忠;吴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马俊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支架 灶具 | ||
本申请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架辅助支架及灶具,锅架辅助支架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安装至灶具,或者固定组件用于安装至设置在灶具上的锅架;扰流件,扰流件设置于固定组件,锅架用于承载锅具,扰流件位于锅具的下方,灶具燃烧时锅具底部由于燃烧产生升温后的烟气,烟气能够流经扰流件。本申请提供的锅架辅助支架,能够抑制锅底高温烟气层流边界的发展,减少边界层的厚度,从而增强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的对流换热能力,进而增强锅具吸热效果,显著提升灶具的热效率,并且本锅架辅助支架结构简单,可加装至现有锅架,不需要对现有锅架或者用户已有锅架在结构上进行大幅度结构改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架辅助支架及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如燃气灶)的热效率的提升对灶具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聚能环锅架的出现显著提升了燃气灶热效率,聚能环锅架提升热效率的原理为将二次空气与高温烟气分离,同时对燃烧腔隔热保温,减少散热损失来提升燃气灶热效率。但此后,热效率提升陷入瓶颈,燃气灶热效率难以继续提升,仍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热效率难以继续提升的一方面原因是,高温气体与锅底间的对流换热强度有限,锅底吸收的有效热量受到限制。市面上的一些产品提出对现有锅架的改进措施,但结构复杂、工艺可行性差、成本较高,此外用户也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来做更换,接受度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架辅助支架及灶具,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灶具大部分热效率有限,部分能够提高热效率的灶具成本高,市场接受度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架辅助支架,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至灶具,或者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至设置在所述灶具上的锅架;
扰流件,所述扰流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锅架用于承载锅具,所述扰流件位于所述锅具的下方,所述灶具燃烧时所述锅具底部由于燃烧产生升温后的烟气,所述烟气能够流经所述扰流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件具有环形结构或者多边形结构,所述锅架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扰流件以所述锅架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环绕所述中心轴线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件形成有扰流间隙,所述扰流间隙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锅架的脚片的数量,每一所述脚片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扰流间隙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件包括:
多个同轴间隔设置的扰流单元;
连接件,所述扰流间隙将所述扰流单元分隔出多个扰流分段,相邻两个所述扰流单元的扰流分段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扰流单元的其中一个所述扰流单元的扰流分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扰流单元中的另一个所述扰流单元的扰流分段的一端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置于所述灶具或所述灶具上的所述锅架;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扰流件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厚度为0.5mm-4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具有环形结构,所述支撑件具有长条结构,沿着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扰流件的一端至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方向,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件面对所述锅具的一侧壁面与所述锅具的底壁面之间的距离为1mm-8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扰流件由具有红外辐射性能的材料制成,和/或所述扰流件的表面设置有红外辐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8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换电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除粉组件及连续除粉尘、防叠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