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发酵微分子透明质酸Supferm HA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精华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9243.6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4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如妹;邓乐天;叶秀琳;程勇;陈海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馨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C12P19/26;A61K8/73;A61K8/34;A61K8/42;A61K8/60;A61K8/67;A61Q19/02;C12R1/46;C12R1/225 |
代理公司: | 义乌市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0 | 代理人: | 牟姣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发酵 微分 透明 supferm ha 抑制 酪氨酸 活性 精华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二次发酵微分子透明质酸Supferm HA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精华及制备方法。配方包括保湿剂、螯合剂、抗氧化剂、美白成分,剩余为二次发酵透明质酸——滢沁露Supferm HA;所述滢沁露Supferm HA包括透明质酸钠、乳酸菌发酵产物、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该美白精华采用了无水基质,加入滢沁露Supferm HA替代去离子水,滢沁露Supferm HA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并具有一定稠度,从而避免增稠剂的引入,消除增稠剂带来的黏腻感。此外,实验表明,滢沁露Supferm HA与烟酰胺、3‑邻‑乙基抗坏血酸等美白成分复配,具有协同美白的作用,可以增强其美白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二次发酵微分子透明质酸Supferm HA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精华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皮肤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与分布,而黑色素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数量直接影响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也是产生黑色素的决定因素。在皮肤代谢循环过程中,存在于黑色素细胞组织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多巴色素互变酶、二羟基吲哚酸(DHICA)氧化酶作用下经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二羟基吲哚等中间体逐步转化成为真黑色素。当黑色素过速增长和分布不均时,就会造成局部皮肤过黑及色素沉着。另外,黑色素细胞接受到存在于细胞外部一种称之为“内皮素”的物质,就得到了加速制造黑色素的信息,而且酪氨酸酶也被激活,皮肤就变黑了。皮肤不同区域产生的内皮素多少不同,皮肤就会产生颜色深浅不一,从而产生色斑。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在的形象,美白类化妆品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其市场占有率很大。美白化妆品一般是指有助于减轻或减缓皮肤色素沉着,达到皮肤美白增白效果的化妆品。而市场常见的化学美白剂是通过皮肤吸收起作用,大概能起以下几种作用:①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主要抑制或降低皮肤色素中间体(色素源)、黑色素的产生,如氢醌和熊果苷等;②还原皮肤色素。主要是将已产生的皮肤色素中间体(色素源)还原消除,抗氧化游离基和抗衰老,如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维生素P等;③色素还原和酪氨酸酶抑制双重功效。如抗坏血酸——熊果苷磷酸酯类,可以起到双重美白的功效;④增加角质细胞黑色粒子的降解、失活和促进和促进表皮及时剥脱等,如果酸、曲酸及曲酸酯类、皮肤死皮剥脱剂等;⑤增白皮肤。如一些中草药类,选择性破坏黑色素细胞、抑制黑色质粒形成和降解剂等。
目前化妆品市场所使用的美白剂通常都较为刺激,如抗坏血酸,也称为维生素C,在非处方药中使用。抗坏血酸通过与铜离子的相互作用来降低多巴醌,进而达到干扰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如果光是抗坏血酸本身,低浓度时它其实是一种比较差的美白剂,而在高浓度时,由于低pH值,维生素C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再者,一些商家也会通过堆积美白成分,使快速剥脱角质,达到“即刻焕肤”的“假象效果”,打着“快速美白”、“七日白”、“医学美白”等宣称,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上述宣称的背后常常会涉及到过度添加刺激性美白剂,使得消费者反复使用此类产品使皮肤变得异常敏感,变成“激素脸”引发依赖型皮炎,严重的会对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开发一款温和低刺激、美白功效强的美白精华,在解决目前市场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更通过加入特定成分——二次发酵透明质酸Supferm HA,打造了一款温和安全、肤感清爽、美白功效佳的美白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二次发酵微分子透明质酸Supferm HA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精华及制备方法,具体为一款二次发酵透明质酸协同美白成分,增强美白功效的精华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馨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馨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9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全面清灰叶轮
- 下一篇:一种离合助力上升与下降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