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3799.2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祖文强;蒋永伟;冯帝文;周道武;宋永平;姜远坤;吴海龙;任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4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燃料电池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液循环直接为燃料电池电堆散热;蓄冷系统,蓄冷水在其中循环,并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换热;制冷系统,制冷剂在其中循环流动,并经过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蓄冷系统中的蓄冷水换热;该系统有效增加了燃料电池的现有散热系统的峰值散热能力,可提升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性能、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氢气)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其高效、环保、续驶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多地用于车辆动力动力系统。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输出功率不断增加,散热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额定工况下,燃料电池发电量与发热量约为1:1,其工作温度通常在65-80℃之间,相比燃油车105℃左右的工作温度,其散热温差过小,散热负荷较大,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应用场景下,容易出现过温故障,导致动力系统限制功率运行,严重影响驾乘安全和体验。
而目前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散热能力:一是提升散热器性能,开发换热系数更高的散热器,其优点是不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但是依赖于行业的技术进步,且开发费用高;二是提高电堆工作温度,但是过高的温度会使燃料电池膜内含水量快速降低,导致性能下降甚至膜损坏;三是增加散热器面积,该方法需要选用更大或者更多的散热器,不仅会对整车有更高的布置空间要求,增加系统冷却液用量从而导致重量增加,另外还会在低温环境下对系统的温度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占用较大空间、开发费用低的提升燃料电池系统散热能力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蓄冷功能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液循环直接为燃料电池电堆散热;
蓄冷系统,蓄冷水在其中循环,并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换热;
制冷系统,制冷剂在其中循环流动,并经过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蓄冷系统中的蓄冷水换热。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高温管路和低温管路,其中,第一换热器高温管路连接在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中,第一换热器低温管路连接在蓄冷系统中;
所述第二换热器也包括高温管路和低温管路,其中,第二换热器高温管路连接在蓄冷系统中,第二换热器低温管路连接在制冷系统中。
优选的,所述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
第一循环水泵,为燃料电池主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提供循环动力;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料电池电堆上游,检测进入燃料电池电堆管路的冷却液的入堆水温;
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管路并联,该散热器与第一换热器均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下游,为冷却液散热;
第一三通阀,设置在散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与燃料电池电堆之间,控制和分配经过散热器和第一换热器高温管路的冷却液流量。
优选的,所述蓄冷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
第二循环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低温管路的上游,为蓄冷系统的蓄冷水提供循环动力;
第二三通阀,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低温管路和第二循环水泵之间,用于控制流入第一换热器低温管路的蓄冷水流量;
储水箱,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低温管路下游,在无需蓄冷水循环时储存蓄冷水;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出口,用于检测蓄冷系统的蓄冷水水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3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