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高压储气洞室出口封堵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3977.1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7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陆希;刘静;狄圣杰;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6 | 分类号: | E21F17/16;E21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 代理人: | 任立晨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空气 地下 高压 储气洞室 出口 封堵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高压储气洞室出口封堵结构,涉及储能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出口并连接交通洞的混凝土封堵体,混凝土封堵体呈斜圆台形,混凝土封堵体的大端端面直径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直径相等,并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出口端端面同圆心设置,混凝土封堵体的小端端面连接交通洞端口,混凝土封堵体内靠近地下高压储气洞的出口的一端设置连通地下高压储气洞的进人廊道,靠近交通洞的一端设置连通进人廊道和交通洞的空腔,进人廊道靠近地下高压储气洞的一端端口处设置密封门。本发明保证封堵体的安全性及气密性,防止混凝土封堵体与基岩脱开,并且改善进人廊道前的进人环境,方便进人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高压储气洞室出口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是利用低谷时的电能压缩空气产生的能量,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压缩空气发电,以达到储能的目的。
地下高压储气洞一般为适应其高压力,保证洞室围岩的安全,大多为圆型断面,而地下高压储气洞出口的封堵极为关键,既要能承受地下高压储气洞内的压缩空气的高压而不失稳破坏,又要密封不能漏气,还要在检修时有进人交通要求,这对混凝土封堵体及其周围的围岩要求很高,要保证混凝土封堵体及其周围围岩均不能失稳破坏。
目前有的工程在设计封堵体时,将封堵体在高压储气洞端的断面设计成大于高压储气洞断面的形状,这导致高压储气洞运行时,在高压储气洞与封堵体结合段混凝土与基岩拉开的问题,影响高压储气洞的正常运行,且封堵体长度较长,一般进人廊道断面较小,进人时难度较大。
因此,如何在保证封堵体的安全性和密封性的前提下,防止混凝土封堵体与基岩脱开,并方便进人检修成为我们目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高压储气洞室出口封堵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保证封堵体的安全性及气密性,防止混凝土封堵体与基岩脱开,并且改善进人廊道前的进人环境,方便进人检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高压储气洞室出口封堵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出口并连接交通洞的混凝土封堵体,所述混凝土封堵体呈斜圆台形,所述混凝土封堵体的大端端面直径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直径相等,并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出口端端面同圆心设置,所述混凝土封堵体的小端端面连接交通洞端口,所述混凝土封堵体内靠近地下高压储气洞的出口的一端设置连通地下高压储气洞的进人廊道,靠近交通洞的一端设置连通所述进人廊道和交通洞的空腔,所述进人廊道靠近地下高压储气洞的一端端口处设置密封门。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封堵体的小端端面直径与交通洞的直径相等并与交通洞的端面同圆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设置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沿所述空腔径向并垂直所述空腔边壁打入基岩。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锚索在所述空腔的设置位置距离所述空腔靠近交通洞的一端的距离与交通洞的直径相等,所述预应力锚索的长度与地下高压储气洞的直径之比为2.0。
优选地,所述空腔呈斜圆台形,所述空腔的小端端口直径与所述进人廊道的直径相等,并与所述进人廊道的端口同圆心设置,所述空腔的大端端口连通交通洞且直径小于交通洞的直径,所述空腔的大端端口顶部预留混凝土。
优选地,地下高压储气洞的直径与所述混凝土封堵体的径向长度之比为1.6~2.0。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封堵体外侧基岩内设置固结灌浆。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封堵体外侧与基岩接触面设置接缝灌浆,所述接缝灌浆范围在所述混凝土封堵体圆心以上180°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进人廊道和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封堵体的中部或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3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间体材料及其应用、钙钛矿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柱双纵梁地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