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锂在制备用于治疗躁狂类精神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4708.7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谭俊;郑肖江;李崧;张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域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01 | 分类号: | A61K31/401;A61K31/198;A61K31/185;A61K31/19;A61K31/194;A61K33/24;A61P2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万景旺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制备 用于 治疗 躁狂 精神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酸锂和/或有机酸锂氨基酸盐在制备用于治疗躁狂类精神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所述氨基酸为脯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牛磺酸、高牛磺酸或其他天然氨基酸或人工合成氨基酸中的一种,或者为相应氨基酸的衍生物。所述有机酸锂选自包括异丁酸锂、正丁酸锂、乳酸锂、柠檬酸锂、胆酸锂、叶酸锂、牛磺酸锂和胆固醇锂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可以作为锂盐的全部或部分替代药物,从而可以降低锂盐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氨基酸锂和/或有机酸锂氨基酸盐在制备用于治疗躁狂类精神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躁狂发作是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症状,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所述,躁狂发作是躁狂症、双相障碍主要发病症状。躁狂症、双相障碍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具有自杀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轻者社会功能损害,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目前,碳酸锂是临床上躁狂发作治疗首选药物。然而碳酸锂治疗指数低,小鼠经口LD50:531mg/kg,维持期治疗的人体血锂浓度为0.5~1.4mmol/L,超过1.4mmol/L时极易发生中毒,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起效时间长,体内易蓄积、不良反应常见。以上不足限制了碳酸锂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意外地发现氨基酸锂和/或有机酸锂氨基酸盐能够明显改善中枢兴奋类药物引起的小鼠躁狂样症状,从而可以利用氨基酸锂和/或有机酸锂氨基酸盐治疗躁狂类精神疾病,从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提供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氨基酸锂和/或有机酸锂氨基酸盐在制备用于治疗躁狂类精神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氨基酸为脯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牛磺酸、高牛磺酸或其他天然氨基酸或人工合成氨基酸中的一种,或者为相应氨基酸的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氨基酸为脯氨酸,所述氨基酸为脯氨酸,其衍生物包括脯氨酸官能团羧基和/或亚氨基位点化学修饰衍生物。具体包括反-4-苯基-L-脯氨酸、反式-4-环己基-L-脯氨酸、N-甲基-L-脯氨酸、N-2,4-二硝基苯-L-脯氨酸、、1-苄基-L-脯氨酸、4-氧代脯氨酸、N-乙酰-D-脯氨酸、L-硫代脯氨酸、L-羟基脯氨酸、N-苄氧羰基-D-脯氨酸、3-苯基-L-脯氨酸、1-氨基羰基脯氨酸、N-苄基脯氨酸、3,4-脱氢-DL-脯氨酸、N-乙酰基-L-脯氨酸、反-3-羟基-L-脯氨酸、脯氨酸甲酯、脯氨酸乙酯、脯氨酸丙酯、脯氨酸氨基酸酸酐、脯氨酸氨基酸单肽或多肽的组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脯氨酸氨基酸酸酐包括脯氨酸脯氨酸酐、脯氨酸缬氨酸酐和/或脯氨酸精氨酸酐。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脯氨酸氨基酸单肽或多肽包括脯氨酸缬氨酸肽、脯氨酸精氨酸肽和/或脯氨酸赖氨酸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酸锂选自包括异丁酸锂、正丁酸锂、乳酸锂、柠檬酸锂、胆酸锂、叶酸锂、牛磺酸锂和胆固醇锂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有机酸锂为异丁酸锂。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酸锂氨基酸盐为异丁酸锂-L-脯氨酸盐。
躁狂症(Mania)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作为心境(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中的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域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安域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4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