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8405.2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建;刘学松;舒涛;冯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涧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53 | 分类号: | F25B1/053;F25B49/02;H01M10/63;F04D25/06;F04D17/12;F04D29/0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银英君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压缩机 储能热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回路,其被配置为流通制冷剂;
换热介质回路,其被配置为流通换热介质,以对目标设备进行冷却或加热;
换热装置,其分别与所述制冷回路和换热介质回路连通及热交换,以使得所述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剂能够冷却所述换热介质回路中的换热介质;以及
制冷系统组件,被配置为设置在制冷回路中,包括离心式压缩机、冷凝器、风扇、节流元件、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冷却液系统组件,被配置为设置在换热介质回路中,包含水泵、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其中所述换热装置为蒸发器;所述目标设备为电池组热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离心式压缩机的输入端;
所述离心式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至冷凝器的输入端,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至节流元件的输入端,节流元件的输出端连接至蒸发器的第一输出端;
蒸发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电池组热源的输入端,电池组热源的输出端连接至水泵的输入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蒸发器的第二输入端;
风扇设置在冷凝器上,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蒸发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处和第二输出端处、以及离心式压缩机的输出端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包括:
电机,其包括:
壳体,其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以及
转子,其上设置有径向轴承,所述径向轴承包括高压侧径向轴承和低压侧径向轴承,为气浮轴承并且被配置为在径向上支承转子;
高压叶轮和低压叶轮,布置于所述转子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内;
压缩机吸气口,其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气口连通;
压缩机排气口,其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气口连通;
高低压连接管,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气口以及第二腔室的进气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压缩机还包括:低压压壳、级间补气口、高压压壳、低压锁紧螺母、低压轮盖密封、低压端盖、高压端盖、高压轮盖密封、高压锁紧螺母;
推力盘,其设置于所述转子的端部;以及
高压侧推力轴承和低压侧推力轴承,其设置于所述推力盘的一侧或两侧,且为气浮轴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浮离心式压缩机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吸气口进入离心式压缩机;
在离心式压缩机内部,通过低压叶轮压缩做功制冷剂气体进入低压压壳,通过高低压连接管制冷剂气体进入高压叶轮进一步压缩并进入高压压壳,最后经过排气口将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排入冷凝器;
高低压连接管上设有级间补气孔,接入制冷剂气体,对低压叶轮的排气进行冷却,降低高压叶轮的压缩功耗,进而提升系统效率;
高压叶轮和低压叶轮均采用闭式叶轮,消除叶尖间隙引起的叶片压力面到吸力面的二次流动,提升压缩机气动效率,并且高压叶轮和低压叶轮的轮盖侧均设有密封结构,降低叶轮出口到进口的回流效应,提升压缩机效率;
高压叶轮与低压叶轮采用背靠背的设计方式,高低压侧的叶轮轴向推力方向相反,互相抵消,降低推力轴承所受到的轴向推力;
推力盘的两侧各有一个推力轴承,以承受指向低压侧或高压侧的轴向推力;
电机转轴旋转时,低压侧径向轴承与高压侧径向轴承吸入制冷剂气体,形成气膜支撑转子高速旋转,推力转轴与推力轴承无接触;
同时推力轴承形成气膜,承受轴向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涧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涧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84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接触检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竹炭基生物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